晟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章 太和道观,仙踪侠隐录,晟昱,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疤脸道人不禁打了个寒噤,默等良久方敢重燃蜡烛。他将烛光缓缓照近,依稀窥见那道长满腮虬髯业已花白,面如重枣,双目阖闭,眉宇之间似有一股真气凝淤,严态威仪。
疤脸道人见了扑通一声跪拜道:“徒儿素知师父清修时不喜他人打扰,今次弟子实属…实属误入,还望你老人家不要怪罪。”怎知那虬髯道长虽见额头真气窜涌,却并无一丝惊动。
疤脸道人伏地半晌才回过神来,便笃定这虬髯道长修行未醒,赓即全无戒心,竟而起身发笑道:“哈哈哈哈,不枉我在这荒山破观蛰伏受尽苦楚,今日终能告成大功一件!”
他见虬髯道长稳坐如钟毫无动静,又思此处静房一般弟子不敢寻扰,进而更加恣意妄为,开始胡乱在屋内东翻西找。不论桌榻柜屉还是衣袍褥衾,凡屋中之物皆被他掀弄得七零八乱,最后就连这房子的一砖一瓦、一木一梁也都被他敲击探视一通。然而残烛将尽,疤脸道人却终无所获。他懊恼已极,一时又无计可施,只好推开半扇窗户长吁怨气。
窗外此时却是雨过天晴,众星朗朗。少时又见一轮明月轻拨云纱,灵光恍如水泻,正映在屋内灰墙上的一幅水墨丹青之上。丹青卷首《东篱采菊图》五个大字遒劲有力。画中墨韵淡染,山色清悠。一仗藜老者手执黄花嘴边含笑,半倚半坐在青篱之下,颔须飘拂,神采奕奕。画风写意绝美,令人心神往之。
疤脸道人移目定睛,眼波随月色流转,正落得此画上。猝然间那仗藜老者在月光映耀下摇身一变,竟化作了另一般模样。疤脸道人大惊,瞪目一看,俨然正是一尊真武大帝趺坐画像。
“莫非此画暗藏玄机?”疤脸道人由惊转喜。不等他取下画卷观视,画中留白处又凭空浮现八个小字,正是:观空亦空,空无所空。疤脸道人口读心念,对这八个字反复推敲,待默念第三遍时却不由忐忑起来。
原是疤脸道人在太和观修行,除了每日练功习武,在真武大帝尊像前念经诵文亦不在少,久之业已颇通道家经文。而这字中内容分明是《清静经》中教人物我两忘之言。虬髯道长更每每藉此劝诫弟子勿动贪念。他深知虬髯道长人多智谋,平素脾气又古怪,为人处世常教人捉摸不透。因此念到心虚处不由得失声叫道:“哎呀!不好!”一个转身便要夺窗而逃。
熟料正值此际,那虬髯道长突张双目,从椅子上趯然而起,双掌开阖,一道遒劲罡风便已将窗门封死。
原来这虬髯道长为了修炼上乘心法,三天前已闭关入定。他将元神置于虚空寂灭,本应以纯罡之气封堵周身脏腑六根、奇经八脉。只是近日他觉察到太和观异动,遂有意不闭耳识,防患于未然。
而那幅《东篱采菊图》,正是出自虬髯道长之笔。这位道长出家前本是泰安地界一个王姓官宦子弟。其父不但贵为朝廷命官,更是当朝一位书画大家,后因谋逆罪名牵累冤死狱中。自此他家境每况日下,人丁凋敝,只得沦落街头,靠卖画谋生。江湖漂泊数载,却在机缘之下得一奇人指点出家为道,授之以玄门武功。虬髯道长在武学上开蒙虽迟,却有十分悟性,数年间已修炼成一位当世高手,后又因与武当派有千丝万缕的瓜葛干连,因而在江湖上声名鹊起。
此间巨细容后再表,单说那位奇人不单授他精深武功,更教会他一手“阴阳笔”的书画绝技。这种技法可将两种不同景物叠绘,白日人眼所见是一种景致,夜晚在月光处则会现出另一种景致。《东篱采菊图》便是用了如此技法。此图明画五柳先生陶渊明篱下采菊悠然自得,暗绘真武大帝庄严宝相,并书《清静经》中的八字箴言。阴阳两画皆蕴道家脱世清净淡然全足之境,因而虬髯道长常年悬挂内室聊以自勉。且他又是个熟思密虑之人,有心将此画正对窗门悬挂。入夜若有同道来访,便可邀请品鉴画中玄妙;如遇歹人行窃,亦能稍作威慑告诫之用。<!-11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