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方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3章 朔正,暗黑大宋,午后方晴,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缺钱吗?
可能会缺一点吧,如果不是高级官员,不知道王巨接下来的庞大移民计划以及修彻一道长城,甚至会认为朝廷的库存完全能应付接下来的平夏战争。
缺将帅吗?别逗了。
缺武器吗?更不要提了。
或者说缺少后勤,那也不对,这几年不知运了多少后勤去了西北。
其实再迟一点,后勤则会让许多人怀疑,不过现在嘛,天气还是很冷的,大多数运输都停了下来。
因此许多官员真以为朝廷与西夏议和了。
这让许多官员与百姓感到不解。
其实宋朝去年年底就暴露了“野心”,无他,因为从年去年底就颁发了诏令,自今年起更改年号,号为“朔正”。
如果不更改年号,今年则是元丰十一年,这个无所谓,不一定非得过了十年就一定要更改年号,就象唐太宗,为君王二十三年,只用了一个年号,永贞。
有的君王则喜欢更改年号,比如宋仁宗用了九个年号,有的不喜欢更改年号,比如唐太宗只用了一个年号,唐玄宗只用了两个年号,不喜欢更改年号的皇帝未必是好皇帝,喜欢更改年号的皇帝也未必是坏皇帝,这只是个人爱好罢了。
赵顼一朝原先只用了两个年号,熙宁,元丰,现在用了正朔,只不过三个年号,实际也不算多,就连宋太祖还用了三个年号呢。
但是年号有两个注意事项,第一个不能与前朝年号重叠。
这里有一个故事,据说赵普读书读得少,赵匡胤有次召集大臣议改年号,改元乾德,乾为极阳之卦,人君之卦,人君有德,赵普连连说好。一旁的卢多逊脸上掠过一丝阴笑,数年之后,宋朝灭掉后蜀,后蜀皇宫里一些物品送到皇宫,赵匡胤无意中发现了有乾德字样,大惊,立召集大臣询问。卢多逊立即上前说,此乃伪蜀曾用年号。赵匡胤立即派人查典阅典籍,果然如此。于是一怒之下,拿起毛笔在赵普脸上打了一个叉。赵普脸色黯然地离开朝堂,子让他洗脸,赵普拒绝。第二天上朝,赵匡胤看到赵普脸上墨迹还在,询问,赵普说,臣犯下大错,无陛下口谕,不敢洗脸。赵匡胤哈哈一乐,此事就了结了。但从此以后,赵普与卢多逊就结下了仇恨。
这个故事不可信,因为卢多逊那时还是一个地方官员呢,直到开宝时才担任翰林学士,进入到高层行例,如何在乾德年间就有资格参议年号?
因此又有了另一个版本,赵匡胤用了乾德年号,大家一起未注意。直到灭蜀后,后蜀有宫女被送入后宫,一天赵匡胤观赏此宫女的镜匣,发现铜镜背面有乾德四年铸五个字样,大为吃惊。于是召重臣询问,赵普等宰相答不上来,赵匡胤又召集诸学士,学士陶谷、窦仪就说道,此镜一定乃是前蜀物事,前蜀王衍曾用过这个年号。赵匡胤听了才恍然大悟,说了一句,宰相必须用读书人。
但这个传闻也不大可信,特别是后面的那句话,多半是后来士大夫弄出来的玩意,因为知道这件事后,赵匡胤也没有更改年号,乾德年号依然用了三年,直到乾德六年的第二年,才改了开宝这个年号。
不过它确实是宋太祖君臣犯下的一个错误。
为何?
在古代记事时,不可能存在公元多少年,而是用年号缀多少年,比如贞观十五年,唐太宗命李道宗护送李道宗的女儿文成公主入藏,其实就是公元641年发生的事。比如赵顼于史上元丰八年春天去世,其实就是公元1085年发生的事。
这是大一统的,即便割据时代,年号也最好不能重叠,比如开宝之时,因为南唐与吴越向宋朝称臣,这两国用的年号就是开宝了,但其他割据国则用了其他年号,如北汉同时间是天会、广运,南汉是大宝,辽国是应历、保宁,大理是顺德、明政,于阗是天尊,西北生女真起义所建立的定安国则用了元兴这个年号。
如果翻开此时南汉的书籍或者一些物事,上面有大宝十年的字样,则是公元968年了,也就是宋朝的开宝元年。
但若是年号乱用,整个时间就乱了套,最少在整理史书时会产生许多混乱。
其次年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就象熙宁,熙,兴盛、和乐与喧闹纷杂之义,宁是平安平静,两个字联在一起就明白赵顼的苦心,好了,现在是朕即位了,俺父亲也入土为安了,那么濮仪之争引起的种种争执也好平息吧。
还有一个有名气的熙,康熙,安定争执,俺大清入土中原已成定局,你们这些汉人就不要再反抗吧!
再如元丰,其实从这时候起宋朝的“经济危机”已经化解,至少积欠没有了,国库开始充盈,所以用了这个年号。
于是又造成另一个问题,中国历朝历代不仅有诸多大一统王朝,还有许多小割据国,伪国,想要年号不重叠,又要有一定象征与吉祥的意义,那么越往后越难以取年号,故明清时诸君王无奈之下,多只用一个年号了。
因此今年更改年号,不用多做其他解释,关健是这个朔正的象征意义。
何谓朔正?那么得看另外一个词,正朔。
大年初一叫正朔,还有帝王新颁的历法也叫正朔,因此在上古之时,从夏到商到周到秦到汉,帝王易姓受命必改历法,直到汉武帝时,才沿用了传说中的夏制历法,也就是最早的农历,一直沿传到后世,这个历法才稳定下来。
不过正朔自此已经赋予了更多的意义,那就是天下最正统的王朝。
所以三国时蜀国大臣雍闿为了美化蜀国的正统,说,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
显然蜀国肯定不是三国时的正朔了。
那么到了宋朝之时呢?宋朝似乎大一统了,但为何黑汗那边称辽国才是中国?
因为宋朝做为大一统王朝,面积最实力也很弱,别问西晋,如果不是西晋内部闹了一个八王之乱,不要说余下的那点可怜的匈奴人了,就是鲜卑人也不可能入主中原!
故做为一些有远大抱负的人,总觉得宋朝这个正朔王朝有点儿名不副实。
那么什么样的王朝才能称为名实相符的正朔王朝?
首先交趾得拿下的,因为自古以来,交趾就是中原王朝辖下的管区。
大理不一定要真正治理,但最少得让它属于中原王朝的羁縻区。
这两条目标已经提前实现。
然而北方呢?
西北不提西域吧,现在科技生产力与交通就是这样了,即便西域与青海高原上所有部族政权一起主动投靠宋朝,怎么治理啊?
但最少河西走廊与灵原平原、南北河套得属统治或羁縻起来。
可这一大片地区不但不能治理与羁縻,相反地成了宋朝的恶梦。
再看东北,不提辽南、汉江以北的高丽地区吧,最少幽云十六州这个北方最最关健的门户,得属于中原王朝的吧。只有到了这一步,宋朝才能真正称为大宋,或者真正的正朔王朝。
好了,明白了这个涵义,那么就知道何谓朔正了,也就是从今年起,宋朝开始向这个真正的正朔王朝大步的进军。
但就在这个关健的时刻,朝廷议和了?朝廷议和了!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