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方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一三章 后台,暗黑大宋,午后方晴,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然,也有好的,不过这些表现好的,这次就会受益了,那个补偿何谓补偿,就是照田册上的亩数额外加一些补偿。若不隐田,这回反而会多分一些良田。
至于那些乱圈的,谁当数啊?不要这些新圈的,就是真正属于他们的耕地,也休想当数了。
可能会杀一些人
但这次杀六名胥吏,还真与这些豪强没有多大关系。就是对付这些豪强,那也要软硬兼并,如果一昧用强硬手段,最后还出闹出大麻烦的。可这些人却主动送上门,撞上枪口了,于是被王巨狠揍了一顿。
侯可依然很担心。
不仅为秋后担心,也为眼下担心。
王巨将六名手长的胥吏卡嚓了,民夫们当然高兴了。宋朝有的富人做得不错,赈济寡孤贫困,兴办教育,协助朝廷赈灾,但许多官吏与富人都是为富不仁的,所以一些小说与评书里都隐约地闪烁着一个包青天的形象。
然而包拯当真敢象评书里的包青天那样玩啊?想找死啊。
这大春天的,卡嚓了六个胥吏当真就没事了?
王巨没有顾侯可的想法,又下去了。接下来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那就是真正的渠首。
渠道选址很讲究的,不是在泾水边开一个口字,水就能涌进来了,如果随便开,便是“卜”字形,主河还是那一竖,引水渠是那个一撇,如果是长江的水流量,随着怎么撇都能引进水。关健这是泾水。能灌进多少水流量进来。因此必须有一个弯口。不要求形成反“卜”字形,让未来新渠成为新竖,最少要形成一个“人”字形,这样才能涌进更多的泾水。
然而王巨还没有满足,毕竟这样一修,灌溉区很大了,泾水几条支流又不大给力,因此又设计出来这种渠首坝。
先自泾水向河中延伸十来米。扎下木笼,抬来打磨好的大方石,筑成一道弧形石坝。
为什么筑这道石坝呢,现在筑好了,只是在这里形成一道回旋水,但到了秋后,第一段郑白渠合龙后,掘开河口。有了这道石坝,泾水的流水便会产生激荡,反冲向河心。等于在泾水中设了一道无形的狙击,迫使更多的泾水涌入接水渠。
可以说它就是整个郑白渠一半的灵魂所在。
因此王巨一直在等。等石路与燧洞开采出更多的石头,挑选最大的石头,再打磨成方石,并且用铁索将方石联系在一起,垒石筑堤,笼石法,鱼鳞塘,三路石堤堤防一起结合起来,构成这道坚固的石坝。让它变成三门峡里的那根砥柱。不过那根砥柱是害人的,这是救人的。
但不是就这样结束了。
这个塘堤虽不能说下到泾河中心,但也是下到河中的,河下面呢,是淤泥沙泥,不管什样的泥吧,都是泥,也就是塘基不稳。一旦打开引水渠,这种弧形石堰会激起更多的河水激荡,会遭到更强的冲击力,塘基若不稳,什么塘也不管用了。
所以必须在外围重新打下木桩,借助木桩,放下泥袋,做成一道临时的防洪墙。
不过好在现在春汛还没有上来,水位浅,水流也平缓。再过一段时间,施工难度就增加了。
然后再将里面的水抽干,挖开浮泥,最少要挖下两米深的地基,这才建塘。那么这道石塘最少能屹立五百年,至于五百年后,王巨还能管哪?
如果赶得快,那时汛水上来,不过石塘已接受水面部分,与汛期没有多大关系了。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
石塘建好,抽走泥袋。这个容易,泥袋上都系有绳子,找来几艘小船,迅速就能将泥袋抽走。但还有呢,难道木桩留在哪儿不管了。莫要忘了,这段河面眼下还能通航的,尽管是小船,却发挥着不小的作用。
所以王巨又推出一个器械。
先在木桩上面打上铁箍,铁箍一边垂有一个铁环。
于塘上树起一个十字杆,杆下一个三角支架保持平衡,杆中间是横的铁臂,铁臂一端有铁钩。另一端则是吊环,将铁钩栓在木桩的那两个铁环上,另一边用绞盘将铁臂的一端往下绞,强行将木桩往上拉,同时河中人在船上用铁锤夯打木桩,使木桩摇动。那么木桩就轻易拽上来了。
没有这个器械,用笨拙的方法同样可以将木桩提起来,但那得费很多很多的工。
这个器械不仅是提木桩的作用,还有打木桩的作用,稍做改进,另一端改成一个巨锤,当然,与王巨设计的那个简易水力冲压机是不同的,那个更复杂,这个原理简单,就是纯用杠杆原理加上人力,将几百斤的铁锤缓慢拉起来,然后猛地松开绳索,虽然慢,但一下子要顶民夫夯上几千下。
虽然是花了一些钱,不过提高了效率与施工速度,实际等于节约了钱帛。
因此不仅在这里,整个工地需要木桩的地方很多,于是提前制造了一百多个这种十字杆。所以侯可不得不佩服王巨有巧思,如果没有这些巧思,施工速度会更慢,难度说不定也会提高很多。
将这些木桩提上来,再从石塘尖端打下去,一直延伸到岸边,放下泥袋。
秋后第一段渠工合龙,挖开渠口,提走泥袋,泾水进入引入渠,水位拉平时,再根据水流情况,寻找一个水势平缓的时间段,将木桩再提起来,渠首工程算是竣工了。
这段工程量不小,好在长度只需五六十步,冲击力最强的大约会有四十步,稍稍放一放,余下的换成了普通的鱼鳞塘,再往前,又换成工本更便宜的笼石塘。一直到燧道。到蓄沙池。到了蓄沙池后。水势平缓了,分成数股,甚至开挖了一渠,通达治水,于治水哪里筑一大堰,连淳化县许多地区都得到灌溉。到这时候便可以用土堤为主了。
当然,诸水交会之处,或者水势湍急之处。还必须用石堤,甚至继续用鱼鳞塘。
侯可对于王巨没有选择上面的那处选址略有些遗憾,实就是这处选址,规模也不小了,王巨几乎是往死里修了。
王巨小心翼翼地带着一部分人筑渠首坝,卡嚓的消息迅速传到京城。
“陛下,臣有本奏。”蒋之奇举起牙笏说道。
“奏来,”赵顼目无表情地说。
蒋之奇心想,这样下去真不妙啊,看来得想办法与欧阳修洗清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