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章 剑蕴紫华,凡途归真之紫琊传,心中的城,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她的声音,渐行渐远,紫琊仙君拉着阿青的手掌御空而下,落在古城之中,但心中却好是惆怅。适才听那女子的声音,竟好似无比的熟悉,却不知,自己何时与她见过,又不知她为何,要彻底将三界归于尘土。</p>
<p>“姐姐,是你听到了我的呼唤么?多谢阿哥阿姐救命之恩!”阿妹此时已经清醒了许多,她朝着二人,盈盈拜倒。叩谢仙君与阿青的救命之恩。</p>
<p>二人连忙扶起阿妹,却发现,此时城中的苗民,俱已赶了过来。他二人虽是不甚了解苗家话语,但仍然能感觉到,满映在他们面上的一抹感激与崇敬。在当地百姓热情的簇拥之下,仙君二人,被接到了寨中,面见了湘西苗族的统领苗王。</p>
<p>苗王热情好客,只因仙君与阿青,自这一场恶灵造成的灾难中击退蛊雕,击退了绝望的阴云,拯救了无数袍泽的生命。整个古城之中都将仙君二人奉为英雄。当晚,苗王排下最高礼节——长桌宴。招待仙君二人,二人见苗王盛情难却,只好入席。</p>
<p>但见一道道极具特色的湘西菜肴沿着长桌,流水价的排将上来。桌上有着苗王酸汤鱼,腊肉,白切鸡等等,集山水精华,当真是好不丰盛。又有苗家阿哥,打糍粑,吹芦笙,表演诸般失传的绝技,好不热闹开怀。正如诗曰:</p>
<p>万山重峦薄雾隐,千盏星灯夜昼明。</p>
<p>苗家古楼常待客,杯酒逢处总是春。</p>
<p>饮宴之间,仙君却发现了,在古老的湘西地界之间,苗家百姓饮酒,俱是以银杯银盏打制的精美酒器。而女子颈悬腕带,俱是银镯银链。一眼便能看出造出首饰的银匠必然是工艺非凡,端的是精致无比。遂问苗王道:“敢问苗王前辈,此地民生所用之物,皆以银器所制者为多,却不知是何故?”</p>
<p>苗王开怀大笑,解释道:“在我们这里,有一句古老的民谚,唤作银符煮水,颐养长生,丹砂镇邪,转纳日月。这句话中,满含着我们湘西苗家的大智慧。仙家你且听好,为何我们如此喜爱银器呢?只因我们古老的草药,俱是草本类别,我们古老相传的‘匠嘎’苗医却信奉巫蛊之术,崇敬天地自然,认为万物皆有鬼神。祖先发觉了白银之中,亦是有着防治感染,净化污浊的功效,常将银饰戴在身边,它能够反映出,身体中出现的微妙变化哩!”</p>
<p>紫琊仙君恍然大悟,点了点头,却又有不明白之处,追问道:“在下还要向前辈请教,丹砂镇邪,转纳万物,又是从何而出呢?”</p>
<p>苗王笑道:“在湘西大地上,有一方唤做辰州的古老地界,在那辰州之中,有一种最好的物产,即是朱砂。朱砂有安神,辟晦之效。生在极阴之处,却含有极阳之性。若是懂得炮养朱砂,请回朱砂安于家宅之中,则魑魅难侵,足能提聚阳气,安镇阳宅。”</p>
<p>“而辰州,最著名的还不算是朱砂,而是另一种神异的道术,便是符箓之术。这种驱符辟道的法术便起源于此,在辰州地界,关于符箓的故事很多很多,若是这位仙家小友对湘西的文化感兴趣,那么,他日可以来我们湘西游览观光一番,这里,到处都是动人的传说,与最美的山水。”</p>
<p>紫琊仙君得知苗王讲说此地独特的风貌与动人的古老文化,不由得心中宽慰,站起身来谢过苗王,众人直饮酒至二更时分,紫琊仙君与阿青,方才跟随着苗族的百姓,来到了当地人居住的吊脚楼中暂歇一宿。</p>
<p>这座吊脚楼依山傍水,上得二层,一眼便能将这千年古城的绝美景致一览无余,仙君二人立在小楼之中,遥望着沱江之水,悠远的奔流而去,倒映着天边洒下的月华万道,如此美景,当真是洗涤心尘,令人忍不住抒发心怀,在这月下清江之中,流连忘返。</p>
<p>那些自潇湘烟水中背井远行的游子,当他们回到湘西老家,总是在这江景之间,不由自主的出神回想起童真年华的旧时回忆。那是每一个心念故乡的人,心中最清澈无暇的净土。正如诗曰:</p>
<p>沱江清绿烟澜水,横临古城如玉带。</p>
<p>苗乡竹楼堤边绕,阿婆担得山茶来。</p>
<p>旧忆往昔逐萤火,石墙阡陌爬青苔。</p>
<p>梦萦潇湘黄花瘦,夜雨沾襟难释怀。</p>
<p>吊脚楼是古老苗族的一种特色建筑,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便构成了古楼独特的风貌,暑热之时,吊脚楼中清凉舒适,人住在上层,更能远离蛇虫鼠蚁,瘴毒痢气。</p>
<p>仙君劳倦一日,疲累不堪,枕着清朗的月色,不一会儿便沉沉的进入了梦乡。但是约莫听得三更鼓响,却如何也睡不着了。阿青知他背负的压力沉重,遂披衣而起,与他一同漫步在月色下的沱江之畔,观赏这座古城千年沉淀之下,那别具一格的风景。</p>
<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