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章 志同道合,风雨大宋,安化军,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韩绛指着呼呼直响的蒸汽机道:“这个物事,这边烧炭,那边带着个扇子就有风出来,看起来甚是有趣。不过在下看它一天烧炭不少,带着个扇子却无大用。”
杜中宵道:“这只是个玩物而已,做来试试如此烧水,到底有多用处。若是用得好,把那边扇子换掉,就有无穷用处。现在带个扇子,只是天气炎热,本来并不是用来纳凉的。”
韩绛点头:“我看也是。若只是吹风纳凉,此物就大材小用了。只是我有一事不明,怎么这边烧水那边就会转呢?此物妙处,全在其中。”
杜中宵耐心解释:“我们烧水,水便成了汽,占的地方比原先的水大了许多。用这汽,顶住里面的一个塞子,来来回回,便能带动那边来转。韩兄说得不错,妙处全在这里。”
蒸汽机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也不能理解,难的是怎么把这简单的原理利用起来,做成实用的机器工作。其间关键,一是利用蒸汽实现活塞的往复运动,再一个是把往复运动转变为旋转运用,并能够可靠地工作。实现这些动作其实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复杂,不过要想提高功率和效率,就困难了。
杜中宵前世学课本,其实在讲这些机械原理的时候,加入了很多传奇色彩。那些传奇故事未必是编出来的,但不是发生在一时一地,只是集中到短时间的一两个人身上。其实人没有那么愚昧,看到这些新鲜事物的第一反应是好奇,便如现在的韩绛一样,而不是惊讶害怕。
蒸汽机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早期并不复杂,当然也不那么实用。是在工业革命的前夜,面对现实的需求,许多人进行了改进,最后由瓦特大成。后来课本上学的各种原理结构,是在改进蒸汽机的过程中,经过总结和理性研究,最终形成的。杜中宵前世已经学过蒸汽机的各种要点,在做这个模型的过程中少走了许多弯路。实际上在他前世,能够买机械零件的情况下,可以轻松做出一台原理机。像现在这台模型的尺寸,已经可以作为正常的机械动力了。这个年代各种机械零件都需要手工制作,就差得远了。
韩绛连连点头,指着面前蒸汽机的各个部分,一一询问作用。他的头脑灵活,人又实际,看出这机器的前途。虽然现在看起来是个玩物,但只要把后面那转着的叶片换一下,便有许多用处。
一一问得明白,韩绛才出了一口气,对杜中宵道:“杜兄,你做的这个物事,比去年献给朝廷的蒸酒之法,更加有用得多。可惜朝中没有识才大臣,不能让你尽显胸中才学。”
杜中宵听了不由大笑:“韩兄说笑了。此物再好,也不过是工匠之才而已,又能做什么。为朝廷出力,还是要读书科举,那才是正经路途。”
韩绛点了点头,杜中宵说得不错。这个年代献技术是可以当官的,但只是武资,没有什么前途。真正要在政治上有前途,还是考进士,不然他早做官了回来干什么。韩绛的眼光不错,这个蒸汽机比去年杜中宵献给朝廷的蒸酒之法有用多了,不过现在的实际利益,难以相比而已。
苏颂走上前来,对韩绛笑着道:“子华,你觉得此物不带着扇子,还有何用处?”
韩绛道:“我听人言,在江南地方,湖面开阔之处,有船上装轮,踏轮而行。如果用这物事带动船上的踏轮,岂不是可以不用人力,不借风力,让船行于江河湖海之上。”
苏颂一拍手:“子华说得不错。我与杜兄商量多次,都觉得这机器最好的用处,便是装到船上。现在汴河漕运,用厢军不下十万,耗费无数。如果用这物事行船,省多少人力物力!”
杜中宵笑道:“此事想来是极好的。但要把这个机器装到船上,不知还要费多少功夫。第一,现在这机器力气太小,能推动的船只是个玩物。第二,机器过于庞大,装到船上,就不要再装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