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三章兵者凶事,扬锋汉起杨安玄杨佺期,宇十六,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卢循再度作乱,荆州大战又起,江南百姓纷纷逃往北方,雍州自杨安玄成为刺史之后,整顿吏治、与民生息、推行儒教,近来又击退秦人进攻,成为流民投奔的首选。

“……各县造册入籍的流民共八万四千二百七十四人,其中丁男三万二千八百五十五人,丁女两万六千七十八人……”

户曹掾刘坚手捧账册,拖长着洛阳腔念着,杨安玄真想以手扶额,不过刘坚是刘讷长孙,刘家对自己助力颇大,杨安玄只得面带笑容,一脸欣赏地听着刘坚吟诵。

好不容易等刘坚读完,杨安玄夸道:“刘掾办事细心,屡有刘公之风,定会光大门楣。”

刘坚施了一礼,得意扬扬地退下。

东晋朝廷设十三曹(1)治事,各州郡县根据所需设曹佐,杨安玄嫌十三曹繁杂,将其并为户、库、礼、兵、刑、工六曹,设掾官管理,让各郡县参照实施。

“邓掾,州郡仓中粟米可够支用这些流民所需?”

仓曹掾邓泰,邓靖长子。阴、岑、邓三家原本比肩,如今阴家早已一马当先。邓靖心中发苦,阴家自不可比,原本不如自家的岑家也后来居上,岑明虎是宁远将军、河南郡司马,自家的三子邓崇最早跟着杨安深,如今还只是钟武县丞。

当初三家各派一子追随杨家三兄弟,自己看中杨家老大杨安深,如今境遇不同,跟对人是最重要的。

邓靖决心亡羊补牢,在杨安玄大婚时亲自带了长子邓泰前去道贺。事后,杨安玄委任邓泰为雍州府录事。

任职以后,邓泰认真研究杨安玄的脾性,知道杨安玄喜欢务实利落的干吏,所以用心将所管的账簿记录清晰、缮写明白,有的甚至在旁注白。

今年年初杨安玄查看账册,对邓泰的细心很满意,三月升任他为仓曹掾。

邓泰躬身施礼,道:“州中粮仓有粟米四十一万三千石,八处屯田各有存粮十万石以上,各郡存粮……,州、郡、县仓储尽皆造册在录,杨刺史可以随时查看。”

杨安玄满意地点点头,道:“既然仓库粟米足以支用,各地对流民安置便可从容些。”

看向治中辛何,杨安玄交代道:“辛治中,赈灾之事不用等朝廷旨意,准备妥当后便开始实施吧。”

辛何大声应道:“请杨刺史放心,仆一定不让一个流民饿死。”

他在汝南时曾跟着杨安玄以工代赈,如何施为心中有数。辛何七月从汝南主簿升任雍州治中,一心想办好赈灾之事报答杨安玄的知遇之恩。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杨安玄语重心长地对着众人道:“民为水,水能兴舟亦能泛灾,不可大意。”

文学掾孔鲜赞道:“杨刺史以民为水之警句,可撰入书中,传之后世。”

杨安玄微微一笑,道:“诸公若是勤政为民,皆能载入史册,传诸后世。”

堂上诸人齐齐躬身道:“我等愿追随刺史造福百姓,留名青史。”

就在雍州大量吸纳流民,拉开一年一度的冬季赈工帷幕之时,刘毅的大军趁胜攻克巴陵。

刘毅有意经营荆州,收复民心,严令军队不准骚扰百姓,百姓安居乐业,对刘毅大军十分拥护。

十二月十五日,张锋率三千雍州兵马出当阳城,朝旍阳进军。

临近年关,杨安深开始准备前往襄阳过年,他知道自己的前程掌握在三弟手中,有娘在,三弟无论如何也不能冷落自己。

六月,妻子卢氏为他诞下嫡子杨充,杨安深爱若珍宝,袁氏数次来信让他过年带去让她瞧瞧。

杨充的出世让何氏大为惶恐,她虽然产下长子杨辉但却是庶出,争不过嫡子杨充。何况杨家的掌舵人杨安玄对她没有好感,将来年老色衰恐怕日子难过。

何氏小意地伺候杨安深,假意想跟卢氏亲近改善关系,只是往日做得太过,卢氏知其面目,对她防范甚严。

卢氏深知丈夫好女色,怀孕时替杨安深纳了两房美妾,果然杨安深留恋新人,对何氏远不如前。

何氏苦思对策,想起袁氏十分亲近长子杨辉,既然杨安深喜新厌旧,自己索性带了杨辉以替杨安深尽孝为名住在襄阳,这样一举多得。

她从杨安深嘴中得知杨湫已经许配人家,那今年杨家的面馆不是没有人打理了,何氏觊觎面馆的收益久矣,说不定讨了老太太喜欢,这面馆便交给自己打理了。

杨安玄的妻子孔氏是孔圣人后裔,也就是说是书呆子的后人,何氏阅人多矣,对付书呆子最拿手,当年杨安深不就被她轻易掳获。

何氏听杨安深提过阴家那个入宫的阴贵妃以前喜欢杨安玄,六月阴贵妃在襄阳死了,何氏感觉事有蹊跷,会不会是杨安玄将阴贵妃藏起来了。

嘴角露出一丝阴毒的笑意,等到了襄阳自己想办法讨好孔氏,让她在杨安玄耳边吹吹枕头风,若杨安玄肯将面馆交于自己便罢,不然地话姑奶奶有的是办法让他焦头烂额。

今年除夕,只有杨安深、杨安玄两兄弟对坐,杨安远今年没有来襄阳过年。他的妻子岑氏十一月产子,小孩太小,一家人便在洛阳过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明:我,开国王爷,带头反对分封制

文屹

大时代之巅

荒野悲歌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宝哥

无限流:魔术师她靠武力值封神

酒家阿瓷

织明

蜗牛非牛

人间苦

甲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