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苹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一八五章 决战(续),代晋,大苹果,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两里之外,东府军大军正整军列阵,准备进攻。
前日战后,东府军上下达成一致意见,要主动出击,正面击溃对手,扭转局面。一天的准备之后,今日凌晨时分,东府军开拔出城,抵进燕军大营。
此战既然决定要和燕军决一死战,自然不留后手,全军出动。四万余东府军马步军和骑兵倾巢而出,城中仅留干余兵马和伤兵驻守。
对方警觉性甚高,兵马出城之后不久,尚未全部抵达营前位置,便已经为燕军所察觉。燕军随后出营列阵,速度之快超出了想象。
鉴于东府军的数十门火炮尚未到位,李徽担心对方会悍然发动进攻,于是思索之后便写下战书一封命人送交慕容垂。表面上看,这是正面约战,其实是反其道而行之,故意让慕容垂推迟进攻之举。
李徽知道,慕容垂不是没脑子的猛将,他善于抓住战机发动进攻。若被他看出己方阵脚未稳,火炮尚未到位,则慕容垂可能会立刻发起攻击。这种情况下,需要故弄玄虚,利用慕容垂爱动脑子的这一点,故意激将对手,反令对方生疑,从而争取时间。
正因如此,才有战书之中提及的一个时辰之约。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博弈,为己方争取火炮入场的时间是极为重要的。城中六十门火炮将是破击燕军的重器,也是实现之后作战意图的关键。所以必须要到位。
而笨重的火炮要运往战场架设是需要时间的,大军之所以率先出城,摆开架势,便是为了能让火炮后续入列架设。火炮不可能先行入场,没有保护的炮队会成为燕军的首要袭击目标,所以必须要后续在大军的保护下入场才成。
在得到了慕容垂的回信之后,李徽大笑不已。慕容垂果然上当了。跟这种老江湖打交道,不花点心眼是不行的。不过李徽也明白,燕军一方也需要时间安排兵马,倒也不是一味的愚蠢。对方八九万兵马的调度,那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的,这就叫做各取所需。
六十余门火炮在大量士兵和畜力的运送之下抵达战场。按照常理而言,火炮当布置在阵后位置,避免暴露在外。但是李徽下达的命令却不同,他下令将火炮前出,运送到阵前位置开始布置。
这么做看似有些疯狂,但这正是因为这些火炮的射程绝大多数都是是七八百步的射程,少量重炮可及远两里开外的缘故。要发挥这些火炮的性能,便必须要距离对方主阵足够近,才能更好的杀伤敌人。
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利用这些火炮作为诱饵,逼得对方率先发起冲锋。
虽说此次是正面决战,按照常规战法而言,谁率先发起冲锋的一方是占据优势的。但是东府军因为拥有强力的火器和狙击手段,且人数占据劣势。所以逼着对方率先进攻反而是最佳策略。这些火炮一旦开火,对方阵型遭受打击之后,反而会迫使他们尽快发起进攻,以冲散对方阵型,避免被动挨打。
这便是远程火器的另一优势,一旦两军对垒,可令对方不得不采取主动进攻的态势,避免被动挨炸的情形。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双方阵前兵马不断集结,不断调动,大战的气氛越发浓厚,空气中都弥漫着肃杀紧张的气氛。
此刻若是俯瞰战场,可见在距离临沂城三里之外的大片荒野之上,双方兵马相隔两里的距离,摆出绵延十几里,阵前宽度长达五里的作战阵型。
东府军一方的阵型是方型大阵,最前方是弓箭手火铳手投掷手长枪手组成的前阵。值得一提的是,前阵中间有数百辆大车藏匿弓箭手之后,这些大车上装满泥石,所有大车的轮子都已经卸下,形成一道松散的工事墙体。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便是作为阻挡和工事之用。看上去像是补给车辆,实则是阻拦之物。在对方发起冲锋之时,这些车体将是有效阻敌的人为地形的障碍。
前阵其后便是六十门火炮阵地。六十门火炮相隔二十步一字排开,绵延两里之宽,将正面交战的面积覆盖了一半有余。
再往后便是步兵其他兵种的兵马。盾兵,刀兵,斧兵,戈兵等各种兵种混合编队随时突前作战。
在阵型的两侧侧翼后方,是东府军的两支骑兵兵马,各有六干骑兵的两支骑兵被摆在队伍后方的意图,显然是不肯先以骑兵进攻的意思。
而燕军一方,则是锥形进攻大阵型。近八万兵马分布在方圆七八里的燕军前营位置,前方三阵皆为骑兵,数量高达三万余骑。后方步兵逶迤随之,铺天盖地。
从阵型上和兵种分布来看,燕军显然是进攻阵型。骑兵当先,步兵跟从,正是冲阵之姿。
此时此刻,两军集结的兵马超过了十三万之众,遍布山野之间。这场大规模的正面交战的规模,虽兵马数量比不过当年秦军同北府军的淮南大战,但是其武器装备,兵马的战斗力以及战场的密集度都已经超过了那次大战的规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