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六十四章:兵贵神速,攻城拔寨,斩邪,南朝陈,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扬州境,南阳府,此府为扬州重镇之一,地理扼要,水利交汇,乃兵家必争之地。
当年元文昌密谋起事时,便命令族弟元化成坐镇于此,稳定局面。后元文昌率军北上,元化成则继续驻守南阳,当北方战事吃紧时,不断有物资和兵力运输支援,其中大半都是元化成的功劳。
与哥哥一样,元化成同样出身军伍,性情冷酷,治军极严。所不同的是,其好饮酒,脾性暴躁,对部众稍有不满,便会鞭挞抽打。元化成有子元军得,贪婪好色,标准的纨绔儿。想当时,元军得看中宋珂婵,便怂恿父亲登门提亲,要把此女纳入门下,好在后来宋家得许念娘与周分曹来救,才脱得大难。
宋志远乃南阳书院院长,在地方上颇有名望,所以元家父子才给两分礼仪,不至于强抢。但对于城中的寻常人家,元军得就毫不客气了,只要看中的女子,直接霸王硬上弓,弄完穿裤子走人,要是余兴未了的,就让人绑回府中,继续糟蹋!
在南阳府,元家父子成为了说一不二的土霸王。
元家起事,虽然早有积攒,准备了十数年,可一旦战争开始,每一天的消耗都极为惊人。粮草物资不用多说,人员伤亡同样难以估算,这些人力物力,在战争时代,永远都筹备不够的。
石破军起事,干脆采用了强盗式的方法,以战养战,把整个雍州都当成了猪羊,予取予求。
然而以元文昌的志向注定不会像石破军那样野蛮乱来,他更在意人心名望,所以主要的补助支援都从扬州运送。不过说的一回事,做的往往就是另一回事。毕竟后方仓库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物资告急,只能从民间掠取:如此一来,各种各样的新增税赋名目便应运而生。
其中,征兵是重中之重。
自古有言:好男不当兵。此观念早深入民心,除非逼不得已,没有谁愿意去入伍的。
征不到兵,总不能干瞪眼,前线战场等人用呢,于是只好用强硬的手段征收青壮了。
几番折腾,整个扬州早已民怨载道。
因为元化成父子在,南阳府被剥削更甚,许多人家的青壮,从十五六岁到四五十岁,基本都被抓进军伍,赶往北方参战了,家中剩下妇孺之流,饱受欺凌,苦不堪言。
其实留守南阳的兵力也已不多,除了一些老弱之外,主力就是元化成的嫡系亲兵,约莫五百之数。
对此,元化成自己也颇有微词。
在此之前,并不是这样的。那时候元文昌行军甚为顺利,一路打到五陵关下,简直势如破竹,虽然在五陵关前受阻,但最后还是破了京城,入主紫禁城。
当消息传回扬州,元化成欣喜若狂,觉得元家要出皇帝了。然而他并没有高兴多久,随着蒙元入侵,战火重燃,前线再度吃紧,隔三差四便有元文昌手令回到,内容大同小异:不是要钱,就是要人,要各种物资……
元化成不敢抗令,尽其所能,想尽了所有的办法,最后甚至连守兵都抽派去了。
这样的做法并不稳妥,守兵少了,南阳变成了空虚之地,容易出现纰漏。
不过元化成倒不担心,扬州位于后方,比邻的州域更无威胁,所要提防的,主要是内部,没有民乱即可。
城中内外,青壮不是被抓了壮丁,就是逃亡无踪,剩下些老弱妇孺,她们能翻起什么风浪来?
这日,忙完些事,元化成正在衙门内喝酒吃肉,有门人来报:“将军,有探子回报,说有一伙难民正往府城来。”
元化成一听,觉得有些奇怪,问道:“哪里来的难民?”
“具体还不清楚,不知是雍州的,还是北方的。”
“雍州?那边还有难民吗……”
元化成虽然喝了不少酒,但脑子依然清醒。
自从上一波难民潮,雍州那边基本就没多少难民过来了——那时候,陈三郎还在泾县当县令呢。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状况,难民不可能无穷无尽,总有个度的。而自起事后,元家几乎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在了北方,对于别的州域不再像以前那么关注,皆因人力实在无法兼顾得过来,也没有那个必要。相邻的蛮州雍州,基本都废了,无需理会。
因此近年来,对于雍州蛮州境内发生的事,并不清楚。
元化成又问:“大概多少人这样?”
门人回答:“近乎千人,多是青壮。”
“这么多?”
元化成跳了起来,想了想,面露狞笑:“不用问,肯定是从北方流窜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