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万人空巷,万物皆可炒!
花落人不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七章 万人空巷,万物皆可炒!,三国最强毒士,曹操求我别杀了,花落人不知,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程昱本人也清楚围湖造田的好处,北方也并非没有种植水稻的,只不过规模不大而已。
不等程昱继续思考,李翊已经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此次下江南,程司马捎带手在买一些鸡、鸭、鹅、蛙一类的。”
“我自有大用。”
这……
程昱也明白李翊的用意。
种植水稻,可以顺手养鸡鸭蛙,能有效防患蝗灾。
种植旱稻,则可以抗旱灾。
但两种作物都有自己的弊端。
首当其冲的水稻,围湖造田工程浩大,要动用的人力与资源都是不可估量的。
而旱稻这玩意儿在北方虽然常见,但是不好吃。
李翊面色不豫,沉声道:
“如今刚过人祸,又逢天灾,粮食紧缺,还管好不好吃?”
“等到酷夏一来,蝗灾旱灾齐至,庄稼绝收。”
“到时候老百姓要么啃树皮、要么吃泥巴,还敢嫌弃旱稻可不可口么?”
在李翊看来,程昱与现在的老百姓就是低估了这次灾情的严重性。
他们都以为大旱不会一直持续,老天也不可能一直不降雨。
然而这次大旱就是一直持续,老天也是真的直到了七月份才开始下雨。
今年秋收之前就是很难收齐粮食了。
李翊虽然已经在着手培养百姓们捕捉蝗虫,趁着它们还在发育期时,养成捕捉的好习惯。
但这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蝗灾,饥荒。
真正要做到万无一失,还是得保证水稻的产量。
湖泊中养的鸭子、青蛙,也都是蝗虫的天敌。
即便到了蝗灾最严重的时候,成万上亿那都是来者不惧。
“程某已知晓李司马的用意,只是此举终究工程浩大,并且成本极高。”
“万一有个差池,这里面的代价不是你我能够承受的。”
程昱这话已是说的相当委婉,别说他们两个人承受不起失败的代价。
就是让曹操这个老板亲自来拍案,也得思虑再三。
“程司马不必再犹豫了,此事就按我说的做,一切后果李某自行承担。”
“干大事而惜身,等到事发悔之晚矣。”
“现在你只管带人去采购鸡、鸭、蛙,不及成本,能买到多少就买多少。”
“且一定要保证在六月前在兖州境内,推广、种植上水稻!”
呼……
眼见李翊决心已下,程昱也不好多加阻拦。
毕竟人家已经坦言敢担责了,这时候自己再反对就有些不合适了。
程昱当即起身,朝李翊拱了拱手:
“既然李司马如此有自信,那程某也不好拂先生的面子……昱照办就是!”
……
……
襄阳城,一方驿馆。
诸葛雪等人已经成功来到了荆州。
送他们来的诸葛瑾已经去江东投靠孙策了。
现在的诸葛雪就是家中的长辈。
由于此前诸葛亮为了诸葛氏被曹家人带走,作为长姊的诸葛雪时刻关心着自己的这位弟弟。
并且与他保持着书信联系。
有时候聊一些大事,有时候也聊一些家长里短。
总之得保持联系,确认平安。
今天这封信,诸葛亮提到了用“锅”炒菜的这个概念。
这种新颖的做菜方式打破了汉朝人传统用“釜”蒸煮的概念。
诸葛亮信中的本意只是单纯为姐姐分享他在兖州遇到的新奇事物。
但诸葛雪却对这“炒菜”产生了浓厚兴趣。
诸葛家人人全才,厨艺自然也有涉猎。
她按照诸葛亮信中的描述,也如法炮制打造了一口黑锅。
然后用油、韭菜炒肉。
最后的成品果然比之传统菜肴香醇数倍。
“李翊,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品尝着自己所炒的菜,诸葛雪放下手中筷子,口中喃喃自语……
知兵法、会韬略、善察人心。
就连厨艺都有涉猎。
很难想象李翊这个年轻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念及此,诸葛雪心中对诸葛亮的担忧消减许多。
因为诸葛亮是家中天赋最好的,没能跟随他们下荆州拜入水镜先生门下,实在是一件憾事。
起初,诸葛雪担心孔明会被耽误。
可现在看来,这个李翊的确是天纵奇才。
孔明待在他的身边接受教益,或许对他的学识会有很大帮助……
“阿姊,是孔明回信了么?”
诸葛兰瞧见诸葛雪趴在窗边入神,上前问道。
诸葛雪反应过来,将信递给诸葛兰看。
“孔明提到了他在兖州跟随李翊的所见所闻。”
“韭菜炒肉?”
同样作为老饕的诸葛兰一眼便瞄中了信中提到的“炒菜”。
诸葛雪笑着将筷子递给诸葛兰,咯咯道:
“就知你贪嘴,我按孔明所言,如法炮制做了这道‘韭菜炒肉’。”
“你可尝尝可口与否?”
诸葛兰立时食指大动,夹起筷子便捏了一把塞进嘴里。
“好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