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与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27章 一张空白的纸,外科教父,海与夏,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杨平身上那份强大的自信,就像独特的标签,唐顺一眼就能辨认出来。
当时在东京也是这样,这份自信让日本人全部像脱水一般没了精气神,至今东京大学的医学生之间,还流传着关于杨平的故事,还有一部关于他的漫画。
跟随杨平左右的是宋子墨和徐志良,唐顺对这两人也很熟悉。
在日本的时候,唐顺给他们当了几天贴身翻译,跟他们已经成为朋友。
跟在后面的还有两位老外,如果没有猜错,显得年轻的红鼻子就是罗伯特,年龄稍微大点的是奥古斯特。
回国前,高桥跟唐顺介绍过这两位跟随在杨平身边学习的世界大咖。
当然,来三博看看,也是高桥的主意,高桥说,加入杨平的团队前途一片光明。
连高桥都知道的道理,我唐老师岂有不知。
只是在我唐老师眼里,事业必须达到两个功能才能称之为事业,一是实现理想,二能挣到钞票,少了一样就是残缺不全。
“唐博士,你好!”杨平伸出手。
握住杨平的手,一向自信的唐顺有点小小的慌张,他没想到来迎接的会是杨平本人,能够让高桥和一众东京傲人俯首称臣的男人,怎么会自己亲自跑下来迎接。
不过,唐顺的紧张是多余的,除了身上的那股自信,杨平并没有给他任何压迫感,反而是轻松自如的感觉。
“这位---”杨平也不敢随便断定唐顺身边的女孩身份,毕竟现在的人物关系复杂。
“这是我女朋友,你们可以叫她千夏。”唐顺大大方方地介绍。
东京大学本科一年级的铃木千夏羞涩地鞠躬:“请多多关照。”
---
综合外科杨平的办公室。
大家坐下来,杨平以茶会友,龙井的香气在办公室飘逸。
唐顺的日本小女友由唐菲陪同,带去参观医院。
这位东京大学的小姑娘,用甜柔的声音与唐顺告别,跟着唐菲去游览三博医院。
几人寒暄几句,杨平便直入主题。
“唐博士,我们目前启动一个新课题---干细胞培育肌肉,想借此研究打开器官克隆领域的新世界,我们有意邀请唐博士加盟。”
宋子墨已经在微信上和他聊过多次,不需要做什么铺垫。
“我很想知道杨教授对这个课题的看法?”
唐顺端起茶,慢慢地品。
罗伯特和奥古斯特对着杯子吹几口气,待茶凉之后,一口吞下,然后对着空杯子发呆,等待徐志良添茶。
“这是我们课题的一部分资料,你可以先看看。”杨平说,宋子墨将资料递给唐顺。
唐顺一页一页地翻看:“两条技术路线同时走,这是需要极大的人力和财力支撑?不现实。”
杨平摇摇头:“我们最不需要担心就是钱,有专门的基金会为我们的研究提供资金,现在账面上的资金已经超十亿,这只是开始,你熟知的安宁集团、东南亚郭氏家族等等,均是我们的资金提供者。”
唐顺有点震惊,一个医院的实验室居然有这么多科研资金,不过马上又冷静下来,安宁集团是新兴财团,郭氏集团此前并无资助医学科研的传统,持续资助恐怕是个问题。
虎头蛇尾的事情唐顺见多了,刚开始说提供多少资金,结果第一笔资金到位后,再也没有下文,要么资金捐助者不再关注此事,要么公司本身财务困难甚至倒闭。
在国内,企业资助科研机构,缺少传统,所以很难有持久性。
“我担心课题资金资助的持久性?”唐顺明言。
搞学术的都是直男,直来直去,节约时间,提高沟通效率。
“理解你的担心,你觉得公爵基金如何?”
公爵基金?
欧洲低调而隐秘的贵族基金,资助了很多项目,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曼因斯坦先生接受这个基金的资助。
想不到公爵基金也会为他提供资金,唐顺很是意外。
“十亿欧元很快会到账,等会你可以与奥古斯特先生详细聊聊公爵基金的事情。”杨平淡然地说。
唐顺心里已经开始掀起波澜,有十亿人民币在账户上,还有后续十亿欧元跟进,这种财力完全可以支撑这个巨型课题。
想不到一个医院的实验室,有这样的资金筹集能力。
唐顺以为只有东京大学或者美国名校的实验室才有这种筹款能力。
“如果唐博士还担心资金,我还可以告诉你,未来我们的实验室将会有世界上最大的支持者做后盾,没人可以比。”杨平卖个玄虚。
“你指的是?”唐顺不明白。
“我们的国家!我这人不喜欢谈情怀,但是今天也跟唐博士谈情怀,如果条件等同的情况下,我希望唐博士选择我们这里,虽然这只是一个院级实验室,但是以后我们可以将它打造成国家级实验室,世界顶级实验室,以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对科技的重视程度,再加上我们的实力,我想这不是难事。”
“我们的第一个课题---脊柱外固定架新技术,与协和及南都医大合作,几个月时间成功完成实验,现在在欧美日同时展开三期临床实验,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世界级的课题,在这个领域,我们当之无愧地领先欧美日。”
杨平该骄傲的时候,也不做无用的谦虚。
脊柱外固定架新技术,唐顺自然是知道的,日本人做梦都想做成的事情,让杨平做成了。
唐顺仔细研究过杨平的脊柱外固定架,技术含量非常高,需要克服的医学和工程学方面的难题非常多。
东大的生物力学实验室与东大附院合作的脊柱矫形器械,花了很多年,上百人的团队,依旧没有进展。
想必杨平的团队也会花费很长时间,可刚刚听说几个月时间,颇为惊讶。
唐顺很想知道,究竟多少人的团队花几个月取得成果。
“杨教授,脊柱外固定架的研究团队,我想知道究竟有多少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