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离刺荆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2章 章惇求对,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62章 章惇求对
吃了早膳,赵煦便在御龙直的保护下,从福宁殿和保慈宫之间的回廊,迎着绵绵冬雨,到了保慈宫中。
此时,两宫正在批阅奏折,见赵煦来了,便都笑起来。
“六哥今日早上又睡懒觉了?”向太后笑着问。
“官家年纪小,多睡睡也正常!”太皇太后笑眯眯的说着。
赵煦请了安,就坐到两宫中间,答道:“冬日太冷,儿就贪睡了一会。”
这个时候,文家的那个小姑娘,端来了温着的冬饮子。
这个小姑娘做事还是很仔细的,入宫后,两宫和赵煦的饮子便都是她在带人准备。
不得不说,文家真的深谙养生。
四季不同饮子,根据不同季节调整。
譬如冬天的热饮,一般就都是紫苏饮、麦冬饮。
唔……
于是,青苗法也就在执行过程中完全变形。
“可我却听说,司马公在汴京城中连个住的地方也没有……”
怎好为国家宰执?
也就是先帝有旨意,她才不得不捏着鼻子将之召回,准备任命为宰执。
虽然宰执赐第很常见。
毕竟,一个只能靠着杀人立威的大臣。
司马光看着窗外的绵绵冬雨。
大多数钱,其实塞进了胥吏腰包。
那个拗相公,一厢情愿的觉得天下官员素质都和他一样,也都能像他一般,轻易压服地方胥吏。
可以想象,那些人的贪婪。
可他还是没有猜到,官家对司马光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然而,元丰之后,地方州郡的青苗贷,除了少数几个军州,真的在按照王安石的法令执行。
这硝土、硝石就是火器必不可少的东西。
排面自然不错,而且,历来很受士大夫们喜欢。
这是个很会察言观色的!
赵煦笑了笑,便看了一下今日煮的饮子,却是麦冬饮,里面还放了党参等物。
高家的命妇,一直在她面前,拐弯抹角的说着司马光的坏话。
人家不仅仅九出十三归,还强行摊派!
冬天来了,汴京城物价最贵的季节也随之而来。
只要有官家支持,他就可以和都堂上的小人们做斗争。
可以发挥它真正救济百姓,鼓励农桑的特点。
但真正清楚实情的人却都知道,青苗法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官员的好与坏。
司马光叹息一声,关上窗户。
尤其是司马光去了陈州后,高家人就将在陈州的事情,添油加醋的和她讲了。
“太母,司马公乃是皇考亲近的大臣,也是天下有名的名臣。”
刑恕现在可威风的很!
以中书舍人,三为馆伴使——他不仅仅和辽人谈笑风生,也和西使有来有回。
乃是在汴京内城东北的封丘门一侧,毗邻惠和坊、打瓦寺。
所以,现在若非必要,哪怕在都堂上,他们三人也会避嫌,不会和过去一样,随意走动了。
但司马光却听到,架着太平车的商贩高声道:“汝嫌贵,洒家还嫌贵呢!”
……
他命人将门关起来,然后坐到公案前,烤起火来。
章惇回到自己的令厅。
如今,韩绛和章惇,倒是成了这都堂上的搭档。
每天上朝,得从土市子那边过来。
章惇则是知道,青苗法不趁着现在变,以后恐怕就会被废掉,与其被人废掉,不如改革青苗法,让它少些问题,多些好处。
可这个想法才起就被他掐灭了。
他能经得起几次寒风?
当然,司马光可以请求天子,赐他肩舆。
司马光甚至能听到有百姓埋怨:“怎么又涨价了,几天前不是才两百钱一石吗?”
这也多少算是个财路。
而昭庆坊就离得有些远了。
昭庆坊她们当然知道在那里。
至于吕公著?
他在扬州的时候,在吕希哲的劝说下,打着常平仓的名义,做着青苗贷的事情,也尝到了些好处和甜头。
价格只是木炭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
以为储备,也做日后转运麦豆之用。
所以,仁庙以后宰执在京的宅邸,就都是天子钦赐。
只有那些深得天子信任的宰执,才能在汴京城中有一个可以传袭子孙的房子。
换而言之,昭庆坊的种宅,就是种家的祖宅。
宰执赐第,一般都是在御街两侧,而且一般越靠近皇城,就越受重视。
就和胶革、皮筋一般。
也不对!
司马光想起了昨日晚上,他听范祖禹说的一个事情。
韩绛得知了事情后,就开始想起来了。
“昭庆坊吧,儿听说那边房子不少!”
麦冬的滋味,混杂着淡淡的党参清香,少许蜂蜜调味,加上特殊的烹煮手法,使其喝起来格外舒服。
两宫之所以清楚这些,是因为大宋的内廷机构之一绫锦院、内锦院最初都在昭庆坊。
这也是一个长期饭票。
他知道的,一石石炭要取暖还要做饭。
章惇就以其在这方面的权威给韩绛背书。
若是熬成硝,价格据说会翻倍的涨。
正这样想着,他的儿子司马康,就兴冲冲的来到他面前,拜道:“大人……天子遣使来也……”
司马光被圣旨赐第的事情,立刻就在都堂和中书传开了。
一般一石普通的硝土,也能卖不少钱。
难道让宰执租房?
那搞不好,就又会出现堂堂宰相,为了个宅邸就抢着娶寡妇的事情了。
说他们三个结党!
韩党、吕党、章党,都有人说。
两人对视一笑,都明白了彼此如今在想的事情。
把自耕农逼得连地都不要了。
“今天天马坊的石炭,就已经是一百八十钱一石了!”
司马光听完,面朝福宁殿再拜谢恩:“官家隆恩,老臣感激涕零!”
最怕的是遇到那种官员自己贪,下面的人更贪的例子。
毕竟,汴京城像样一点的宅邸的价格,哪怕两宫也清楚,哪怕以宰执大臣正常的俸禄,也是绝对买不起的。
问题是,除了致仕宰执,谁肯要天子赐肩舆?
而且,以韩绛对司马光的了解,他很清楚,司马光就算是死,也不会让人抬着他去上朝的——以人为畜,非君子所为!
所以啊……
“两百三十五钱一石,洒家一石只赚三十五钱,很便宜了,要不汝之去城外天马坊买……”
官家依然在命开封府,从民间征购麻袋。
当年,此事发生后,听说连辽人都在偷偷看笑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