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贺千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1章 天下不可缺匠才,南唐新世,禹贺千秋,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丛嘉知道山中隐者在听,也不搭理他,继续陈述自己的观点:“这些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是国家最不可或缺的人才!”
说到这儿,他一指陈贶:“比如少了一千个陈贶这样的官员,国家会怎么样?如果少了一千个最精锐的铁匠会怎么样?”
人群瞬间一滞:少一千个官员会有其他文人顶上来,暂时混乱一阵子而已!而少了一千个最好的铁匠,恐怕工部都得哭鼻子!
在这个时代,铁匠是国家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没有他们,兵器铠甲谁来制造?从一个学徒到成为一个独挡一面的铁匠师,那是用岁月积累出来的!
李丛嘉继续道:“所以我说,每行每业都有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到了岳州,我将继续重工重农重商,吸引各地匠人来此,研究各种新的技术,兴渔业、重农桑棉麻,推广新的农耕技术、纺织技术,争取将岳州建成一处富裕之地!”
文人们一脸不忿:虽然他们也认为匠人不可缺少,但让李丛嘉抬到这么高的地位,还是感觉丢了脸!
李丛嘉笑着,看着天空喷薄欲出的太阳和渐渐停歇的雪花,爽朗地大笑。
笑罢,他一指西方:“其实整个岳、朗等地,还有着数量众多的人口,我们要把他们算在大唐子民之中。春秋战国至秦代,这些隐在楚地大山中的百姓,被统称为“西南夷”,两汉至晋为“武陵蛮”、“五溪蛮”、“酉溪蛮”,隋唐到现在又称为“辰州蛮”、“南北江诸蛮”。现在,我正式认可他们是大唐子民,朗州人!”
陈贶脸色瞬间急变,连连摆手:“六殿下不可!这些蛮人生吃人肉,不服教化,我可管不了他们……”
“陈县令,未战先怯是为懦,儒家的勇气哪儿去了?另外你听谁说这些人野蛮吃人的?大唐刘司马曾经有诗云: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他当年也曾经为武陵蛮人写过诗、做过歌。当年那些巫祝,差一点把部落内最美丽的女子许给刘司马为妻呢!”
刘司马就是刘禹锡,他被贬在朗州任司马二十三年,与蛮族交往较多,是唐人中比较接受蛮人文化的少数知识份子!但是他的观念,比李丛嘉还差了许多!
一挥手,李丛嘉对陈贶道:“那山是他们的,那地也是他们的!还有,引导他们下山耕种,习汉文用汉语,久之必然成为唐人!当然,这里面要有一个交流的过程,不能畏之如虎,否则必然生隙,引战乱也说不定的!陈兄你想好,如果不愿意去哪儿,我绝不勉强!”
陈贶满心不乐意,但他是一个真正的士,绝不会食言的,更何况在这么多熟人面前,如果他直接退缩,将来还怎么见人!
他一躬到地:“正如诸葛孔明所言,唯报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丛嘉笑了:“直面鲜血淋漓的是勇士,能正视本心的是勇敢!陈兄一定要记住,以心待人,以诚感人,终将交下挚友!我已经派人去了那片大山,情况很快就会报回来的!你放心,我不需要你征他们的税,收他们的粮,调他们的人,你还怕什么?”
陈贶大喜过望:没有这三样负担,他真的不怕这些蛮人!
一面安排着具体事情,李丛嘉一面盯着脸色有些微白的众多文士:“我要说的第五个关于人的问题,其实就是育人。朗、岳两地,文风还算可以,但没有完整的教育体系。此去二州,我将在各县设立国学,人口密集处设立小学,以识字明理为初步目标,提升百姓的文化程度!”
其实李丛嘉只是一说,真正到了两州,恐怕乱事都能让他分不开身,还能想到教化人才?
不过天下文化人最看重的就是这点:教化之力最重要,这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中,一再被反复提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