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贺千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5章 生擒敌酋豪情涌,南唐新世,禹贺千秋,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丛嘉心头暗笑,对这个软骨头再无一丝兴趣,他轻轻转身:“杨婶婶,小心一点!如果他所说有价值,就废了他武功,让人押送回金陵,交给父皇处置吧!”
听到这句话,柴天一长松了口气:性命无畏挂嘴边,真历生死却孬蛋。人生自古谁堪透,道不尽苦辣酸甜!
一场血战,李丛嘉身边,又多了五百禁军——这是柳雷、柳剑从寿州带来的,算是刘仁瞻的一点心意:他已经接到杨清铉的报信,全面整军备战,时刻关注对面周军的动向,甚至提前袭掠了几个大周国县城积累物资!
同时,刘仁赡八百里加急,将周军异动的消息传给泗州。相信京城方向的消息也会传过去,以大皇子李弘冀的精明,应该不会有大问题的!
李丛嘉坐着鄱阳湖水师的战船到了安庆,临时征调了上百条渔船,足足用了半个月时间才到达江州(现在的九江市)。
鄱阳湖水师即将南行,李丛嘉一行人,不得不重新研究如何继续西上事宜!
江州人烟稠密,从此向西,直到鄂州,沿江都人口渐少。在这最后一处繁华地,军民同欢,一时间整个江州充满喜庆。
夜晚,李丛嘉踏上浔阳楼,一面欣赏着满墙壁的古诗,一面吟诵着“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探询着白居易《琵琶行》里描写的秋意。
看着满江的的银白,李丛嘉的心思早就飞到了远方,思考着越来越近的岳州情况。
忽然间,他似乎理解了当年范仲淹的感受了:
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名臣,面对着滔滔江水,面对着古往今天的圣贤遗训,想着时事艰难,岂能不有一种冲动!
李丛嘉也想提笔赋诗,身后却只跟着两个暗影卫!
他苦笑一下,自己要抄袭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还是等到真正的岳阳再说吧!毕竟时事不同,还是老实地呆在这儿,想一想明天饯行宴上,如何对付那些从洪州、池州、饶州等地赶来的文人雅士、富商官员吧!
他们听说自己在安庆遇刺平安无事,还抓获了大唐的死敌之一,从四面八方赶来,扬言要为李丛嘉庆祝一翻,压压惊!
江州明刺史更是极力成全此事,不仅邀来南唐大儒,甚至连路经此地的南平、蜀国、后周的文人都留了下来!
如何利用这一次机会,打响自己成为一镇节度使的威名?如何借此机会,为岳、朗两州拉来大批商人?
无商不富,岳、朗两州这些年虽然经历了一些战乱,但总体还算稳定,南唐明义上接收了两州,但官员都还是当地的故楚之臣,他们会不会真心实意地投靠大唐?
越想事情越多,他斜靠在窗前,看着楼下数百禁军在寒风中站立,忽然心头一暖:有了这些大唐忠诚的勇士,他李丛嘉还何所惧?
这是一个极美好的时代,如果国家统一该有多好!
越想越激动,他振臂而呼:“壮士雄魂韧如松,成功旅途漫西行。浔阳楼上思古今,许身为国荡涤清!”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