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的十字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08章 国师三国(六十),末世妖行路,高科的十字架,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高轲现在顾忌的是,他好不容易将声望刷到‘汉室忠臣’的级别,要是因为这件事毁了,那他‘以前做的一切’岂不是都变成了无用功?
你可别小看这个‘汉室忠臣’的头衔,荀彧为什么来投他?黄忠等人为什么对他效力?全都是因为他有这层光环的作用。若是没有这层光环,他一个外来人,毫无背景、家世、人脉,人家凭什么效忠你?
荀攸见高轲面现犹豫,张了张口,刚想继续规劝高轲时不我待;荀彧却拦住了他,对他摇了摇头……从这就可以看出荀攸和荀彧的区别,荀攸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军略谋划家,但凡注重军事的,都不太注重政治。这不能说他们不懂,而是侧重面不同。因为军事讲究抓住时机、否则的话战机稍纵即逝、悔之晚矣。而政治,则是考虑的方面比较多。可以说军事家有时为了胜利,会放弃政治的考量。
见荀彧拦住自己,荀攸叹了口气。
正在此时,忽然有哨兵传来长安方面的奏报……
原来,董卓自孙坚死后……再加上袁绍、公孙瓒等人互相攻伐、已经结怨,众诸侯不可能再像先前那样十九路诸侯联合讨伐他……他便心中愈的骄狂,开始骄奢淫逸起来。在离长安城二百五十里的地方,别筑郿坞,共役使民夫二十五万人。
郿坞的城墙‘高下厚薄’一如长安,内盖宫室,仓库屯积二十年粮食;并选民间少年美女八百人‘入其中’服侍自己,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积不知其数;家属都住在内。
郿坞修成以后,董卓往来长安,或半月一回,或一月一回,满朝公卿皆不得不等候于横门外;董卓常设大帐于半路,路边就与公卿聚饮,可见其随意和对待满朝文武的态度。
某一日,董卓出横门,百官皆送,董卓便在路边设宴,请众人留宴,适北地招安降卒数百人到。董卓命人于座前,将这几百降卒或断其手足,或凿其眼睛,或割其舌,或以大锅煮之。哀号之声震天,百官皆战慄筷落,董卓却一面饮食一面谈笑自若。
又一日,董卓于省台大会百官,众人列坐两行。酒至数巡,吕布径入,向董卓耳边说了几句话,董卓冷笑了一声,道:“原来如此。”随即命吕布于筵上揪司空张温下堂。
百官见状皆大惊失色。不多时,侍从将一红盘,托张温头入献。百官见之都被吓得魂不附体。要知道张温当年可是与董卓共事过的……当初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的时候,北地郡的先零羌和枹罕县的群贼反叛,拥立羌族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死护羌校尉冷征。后来,伯玉和李文侯又劫持金城汉人边章和韩遂。率领大军,入寇三辅,侵逼园陵。汉灵帝那时就派董卓拜破虏将军,和司空张温、执金吾袁滂、荡寇将军周慎等率领步兵、骑兵共1o余万人屯兵美阳,护卫园陵……两人有如此关系,董卓竟然说斩就斩了?
董卓见众人神色大变,心中暗自得意,笑道:“诸公勿惊。张温结连袁术,欲图害我,不过来往书信,被我儿奉先(吕布字)截取,故斩之。公等无故,不必惊畏。”
众官唯唯不敢言,不久以后宴席不欢而散。
这封奏报就是王允写给高轲的,言词间历数董卓罪行,痛心疾,结尾则是盼望高轲早日兵迎回陛下,他愿为内应。
高轲三人看完信件后,皆沉默不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