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三封书信
生活艰难又无限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6章 三封书信,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生活艰难又无限好,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其后宋应昌、李如松等率兵入朝增援。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日军败退,放弃王京,退守釜山,而大明朝廷主和派甚嚣尘上,其主要理论依据就是顾养谦的判断。
其后大明与日本议和,顾养谦替代宋应昌经略朝鲜。
在经略朝鲜以前,顾养谦都是一个很猛的人,其战略眼光也向来高明。
曾多次与李成梁并肩合作,有很多的实战经验,可谓威震辽东边陲。
但是怪就怪在他肩负经略朝鲜的职责以后,就变得异常谨慎起来,从不轻言动武。
万历二十二年七月,朝廷又以兵部左侍郎孙鑛代替顾养谦为朝鲜经略。
孙鑛担任经略后,持主战立场,并上奏:朝鲜在我则代戍为难,在彼则自振无计,如必欲保属国以固藩篱,则惟特设一宪臣专理朝鲜兵备,凡抽兵派饷一切以我从事。
这种提议就是要架空朝鲜国王的方案,可惜并未得到朝廷的许可。
万历二十五年初,日本出动水陆大军十六万余人,再度入侵朝鲜。
七月,南原兵败,杨元、陈愚衷败退回王京被斩。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顾养谦被罢官,表面原因是他提出“封贡”方案,建议封日本国王,并撤换了宋应昌等将。
如果结合顾养谦给陈愚衷的信件来看,显然他被罢官的背后,远不止这个原因。
信件上没有具体日期,但结合陈愚衷被斩的时间来看,应是在日本再度入侵朝鲜之后,在南原之战之前。
此时顾养谦离任辽东经略已经有三年之久,他还写信叮嘱陈愚衷不可出击,显然不可能只是简单的关心战事。
结合后面倭寇的战略部署来看,这一切似乎就是一场预谋。
可见三大征之一的东征朝鲜这场战争的浑水,确实是深不可测。
而后世也经常把杨元之死当成一种预兆,认为这是朝廷准备对李如松动手的信号。
可是侯平知道,李如松的死绝对不会是朝廷……,不,应该说绝对不是万历皇帝动的手。
后世经常把李如松和李成梁当成共同进退的同宗同门。
但其实李如松和李成梁父子根本是两个立场。
万历朝初期,大明的军权基本上都控制在张居正扶持起来的将领手中。
曾跪舔张居正说出“甘为太岳门下走狗之语”的名将戚继光,其立场便不容质疑。
其实相比于戚继光,实际上李成梁才是张居正真正的嫡系。
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李成梁正式走上了历史的大舞台,时年四十岁。
前文说过,李成梁能从生员成为参将,他背后的人是辽东总兵佟恩。
而随后佟恩因为私放女真反贼的事情被降职调离。
其后李成梁如果再想升职,就不可能走佟恩这条路了。
也是时也命也,当年嘉庆皇帝驾崩,隆庆皇帝登基,首辅徐阶将自己的学生张居正召为阁臣。
隆庆元年(1567年)张居正入阁,他所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辽东军事问题。
此时辽东兵备废驰,鞑靼时常入寇,边军疲于防守。
只有在官场如同白纸一张的李成梁,在险山参将任上,主动出击,有过一两场小胜。
新入阁的张居正也正是需要成绩的时候,就需要这种敢打敢拼的将领。
于是在张居正的保举下,很快李成梁就进为副总兵官,协守辽阳。
也为此后十六年间进一步成为东北王打下了基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