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的平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581章 赏赐,赵氏发家记,平安的平平,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游子归乡,如同飞鸟入林。
叔侄两个除了躺床板,就是在村里溜达,叽叽喳喳个不停。
当然,基本都是赵老四吹牛,赵二郎在旁边学。
天边的晚霞像猪油煎蛋一样,白一块金一块黄一块的,十分好看。
赵老四拿根狗尾草在地上一扫一扫的,“……马车都是两三马拉的。”
“三匹马?走一块不会打架呀?”
“你个没见识的老婆姨,马可比牛聪明多了,让去哪就去哪,听话的很。”
“我咋不信嘞,牲口又听不懂人话。要是一个往南,一个往北,那车子不得散咯?”
“散了怕啥,反正人有钱,别说一辆车,就是十辆八辆也不当回事。”
“赵四啊,那府城咋过夏的?”
赵老四张嘴就来,“躺在地上纳凉。”
“城里都是石板路,晒久了烫屁股哟,你个混小子,尽瞎扯。”
赵老四往大娘身边凑了凑,蹭了几扇风,说道:“也是打扇子。”
众人心里平衡了,觉得府城也没什么不一样,这不,过夏都是打扇子。
听赵老四吹完牛,大家伙就看着高高矮矮金黄色的麦子稻穗,发自内心的笑了起来。
麦穗稻穗沉甸甸的挂在地里,挂在枝头上,挂在天边,挂在月亮上。
今年虽然小旱了几个月,但日子还是有盼头的。
衙门有人下乡教了一个堆肥法子,说是能多收半石。
大家伙都是地里的老庄稼把式,对于衙役的话是半信半疑,毕竟粮食是一大家子人的生计,马虎不得。
师爷也知道万事开头难,想要改变村里人世世代代的固有想法,还是得让大家伙亲眼看看。
因此每个村里大户都按衙门老爷说的法子试了十亩地,都不用等到秋收,麦子一长起来,大家伙就能瞧出好坏。
长的条条顺顺,立挺的很。
老农抓了几颗麦穗,放在嘴里嚼了嚼,随后眯眼笑,“收成是要高。”
旁边的年轻汉子问,“爹,能多出半石?”
“差不多,差不多。”老农起身背着手,略微后悔道:“早知道多种几亩地了。”
“大家伙没亲眼见到,谁敢信啊。衙门里的官老爷是握笔杆的,这种地的活,还得我们来做。”
老农没说话,又看了几块田,随后道:“家里的肥都堆起来,别随便使了。”
汉子“哎”了声。
至于村里观望的其他人都有点后悔,关上门少不得抱怨几句。
“官老爷下乡教大伙种地,又不图个啥,我说种几亩看看,你们个个都说不成。”
“老大几个说当官的不晓得种地,跟我有啥关系。”
“爹,你当时不也说不靠谱吗?”
“我说啥了?我说种几亩看看。”
“得了,你当时还不是说白费麦种地肥。”
“胡咧咧个啥,就是你在家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趴在桌上的小孩疑惑道:“爷爷,你不是说当官的心都黑,没个好货吗?”
屋内霎时一寂。
妇人往他屁股上拍了一巴掌,疾言厉声道:“跪着干嘛?不懂一点道理。”
老妇道:“行了行了,麦子都能收了,现在说这话还有啥用?明年家里多堆点肥,把地都好好种起来。”
徐先和早就从师爷那边听说了这个大好消息,并且还亲自出城看了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