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4章 易厚德,天龙殿,留白,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说是书房,但实际上极大,空间也很高,里面摆放了一个个高达的书架,书架上面摆满了书。
箫布衣的视力很好,看清楚了书架上面的书。
有难得一见的孤本古籍书,有现代的印刷出版物,有国外的,有国内的……所涉及的科目,上到医学天文地理,下到杂文诗集小说。
由此也可以看出易家的底蕴之厚。
在正中央,摆放着一个两丈长的木桌,桌面宽近两米。
桌子上依旧是金丝楠木的,只不过不是一整块金丝楠木,而是由两块金丝楠木拼接而成。
可饶是如此,也极为罕见。
要知道金丝楠木生长极慢,一棵金丝楠木要想从小树苗,长成直径一米粗的成木,至少要花费800——1000年的时间。
而且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它要躲过雷击、洪水、虫害等,生长条件极为苛刻。
而这种金丝楠木,早在数百年前就已经绝迹。
易家能有这么一个大尺寸的金丝楠木桌子,必然是祖上积累的结果。
书房内空无一人,但箫布衣却知道,人其实就在书房内。
他自然也懂得易厚德的意思,无非是在暗中观察他的心性,品格。
所以,他也不生气,从容自若地来到金丝楠木桌前,抽出一把同样是金丝楠木的太师椅,坐在上面,泰然处之。
桌上放了一本书——《史记》。
书是手抄本,字体圆润中正,铁画银钩间,透着一股浩然正气。
摸着那纸张上传来的滑腻感,箫布衣一眼就认出了这是数百年前的古书,用的也是上好的澄心堂纸。
澄心堂纸源于五代十国南唐徽州所产的一种名纸,是千年造纸史上最好的纸。
以肤卵如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著称。
配合着这充满浩然正气的字体,这本书的价值不菲。
既然人还没来,或者说是还没到了易厚德觉得可以出来见箫布衣的时候,箫布衣也不着急,就拿起书来,细细的读着。
不愧是太史公呕心沥血之作,虽然箫布衣多年前已经通读完,但现在再翻起来,依旧感受颇多。
通过字里行间,感受朝代更替,家族荣辱,个人成败,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好看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