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9章 最后选择,云在天边水在瓶,畴畴,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其实他并不同意垂帘听政这件事。
韩熙载和太子交情很好,他也非常熟悉李璟这个人。
“太子此人,虽然看着仁儒,实际上却并不喜欢别人干预他的决定,只不过性格一直被压抑,所以表面上瞧着好说话,垂帘听政这件事,恐怕太子并不能接受。”
如果说李璟对于宋福金临朝称制没有意见,韩熙载也认为,有太后坐镇,李昪的很多政策能够充分延续,也是好事。
问题是,他比别人接触李璟接触得更多,他认为李璟很可能坚决反对太后临朝。
孙晟对韩熙载的分析不以为然,他笑着对韩熙载说:
“皇上忽然升了你我的官,就是为了支持宋皇后临朝做准备,你可不能不帮我。”
韩熙载点头:
“虽说我觉得未必是良策,但到时候我绝对为你说话。”
如今,孙晟忽然发现,韩熙载这个人素来敏锐,他看得没错。
这个时候,他反而希望韩熙载不要出声。
毕竟,韩熙载和李璟的关系好,就算他孙晟因为此事丢官丢脑袋,但他不想把韩熙载再搭进去。
面对群臣的质疑,孙晟还是鼓起勇气:
“关于遗诏的事情,太子可以问宋皇后。”
李昪的指示,孙晟的遗诏,只有交给宋福金,由宋福金拿出来,才作数。
所以,孙晟不可能直接在朝堂上宣读遗诏。
现在,唯一的机会,就是宋福金的态度了。
孙晟只能让宋福金出面解决这个问题,甚至,这是一个机会,宋福金完全可以趁机控制朝堂,让群臣闭嘴。
宋福金的寝宫里面,王久安和玉山都在,玉山的身上还藏着另一份遗诏。
如果李璟和群臣坚决不同意宋福金垂帘听政,那么这封遗诏就会宣读,到时候李璟失去了登基的资格,或者另外选景遂或景达做储君,或者直接扶李弘冀上位。
“宋皇后,王久安的父亲和朱将军都在外面等着,只要有号令传出来,他们马上进宫,遵循父皇的遗命,维持朝局。”
宋福金脸色惨白惨白的。
她的牙齿在口腔里面打颤。
玉山只觉得无聊。
她希望今天身上的诏书能派上用场。
这样,她就可以把西都的事情一撂,领着锦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灵音师太已经来金陵了,她和李清澜,带着小女道士李扶风,也就是以前的李锦琅,正在等玉山的消息。
玉山看了看宋福金,她翻翻白眼。
真是高看这个女人了,原来不过如此。
宋福金刚才对玉山提起了弘冀,一脸惊恐的神情。
“你怕什么?”
玉山不解。
“不觉得,这才像个皇上的样子吗?冷酷的,无情的,无所顾忌的,您为什么会觉得可怕?”
宋福金不言语,可是,她就是觉得可怕。
其实玉山也理解她。
人们总是恐惧他人内心的黑暗,却对自己的罪恶视而不见。
比如李世民,他可以杀了哥哥和弟弟,但是却不许自己最宠爱的儿子李泰用这种方式获得皇位。
再比如宋福金,她那双手沾了不知多少人命,却被李弘冀的冷血无情吓得不轻。
真是太有趣。
这时候,太监来传话,说太子请皇后到大殿上去。
玉山说:
“皇后,我和王久安应该同您一起过去。您现在作出选择吧,我们和您一起去,还是不和您一起?如果您要一个人上大殿,王久安是随时听命,还是现在离开?”
玉山看着宋福金,冷冷地发问。
宋福金沉默了好一会儿。
她抬起头,满脸的疲惫。
“我,自己去大殿。让王久安离开吧。”
玉山露出讥讽地笑容:
“您想好了?”
宋福金看起来老了很多岁,她现在的样子像是活不了多长时间的老太太。
“我想好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