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獴在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4章 张镇长也腐败了,去大明扶贫,飞獴在天,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辽王一番语重心长的教导下,张信痛哭流涕一番,表示要痛改前非,愿意到海参崴戴罪立功,改过自新。
辽王并不敢相信张信的话。
他早已见惯了贪官那些公式化、格式化的镜头秀,悔恨当初如何没有加强学习,如何没有坚守初心,如何没有经受住诱惑……
实际上,自古初心难保留,唯有套路才是真。
张信走后,刚好方孝孺要举行一期县令培训班开班仪式,辽王还是亲自去讲了一课,拿出张信的案子以案说法,进行警示教育、廉政教育。
他从来不相信有什么长效机制、一劳永逸、一抓就灵之说,但有些东西搞与不搞,效果还是不一样的,至少在短期内还是有效果的,能唬住一批胆小的。
他知道,随着辽东经济的调整发展,腐败肯定还会继续下去,反腐当然也会继续下去。
他会尽量用后世的经验把握反腐与建设之间的平衡,但在面上还是尽量营造不敢贪、不能贪、不想贪的氛围。
同时他还要努力把握反腐的度,不能过猛,也不能太松。
严格地讲,大明的法律不够合理,辽东的法制还不健全,他只能凭感觉把握这个尺度。
郭氏兄弟和张信接连被处理后,辽东反响巨大。商户们开始积极纳税,官员们也不敢把手伸得太长。
到了年底,明月一算账,辽东全年的财政收入竟然达到了六百五十万两,其中罚金收入就达到一百二十万两。辽王府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当然也有少数人觉得这几年在辽东已经捞够了,赚够了,开始跑路到内地。
方孝孺和李严连忙报告辽王,请求通报刑部,发布海捕文书,将他们抓捕归案。
辽王却吩咐他们不要阻拦,说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们去吧。他们回到关内死得更快。”
后世的一些官员和商人在内地捞足了钱后,总喜欢移民到国外,最后却发现国外反腐的政策比国内更严厉,光是洗钱和偷税漏税两项罪名就会让他们惶惶不可终日。
辽王感觉,此时的辽东就如刚开放的后世大陆,充满了机会,充满了活力,政策也最宽松。如果连辽东都忍受不了,在内地更难活下去。如果大家把心思放在正道上,挣的总比捞的多。
不过由于大明官员待遇偏低,以解缙为代表的礼部官员在内地占小便宜搞习惯了,在为辽王办事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虚列一些开支,多报点小账;为百姓办事时,也会收点土特产,捞点小钱。
李严抓住这些人的把柄,也是一通猛搞,差点把这些人都吓回内地去了。
辽王不得不将李严调离沈阳城,这是后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