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一七八章 赫拉特城,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官员调动的事情,董良早就已经在运作。这是一件关系到华族官僚体系健康发展的大事,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和长远规划。
华族的军队有调动的传统,一支军队不能在同一个地方长期驻扎,军队中师团级军官也要定期交流。
在文官队伍中,董良也准备实行相同的制度。
人挪活,树挪死,问渠哪来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官员的流动会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有些官员对一些地方熟悉,处理起事情来更加的得心应手,突然换一个地方,工作会难以开展。
不过这主要是那种负责具体工作的基层官员。
这次华族调动的全都是县级以上的官员。这些官员主要都是负责决策的,县官需要处理一个县中的各种工作,但是他只要知道如何布置。
最重要的还是能够将县衙下属的各局、厅、所给管理好,将任务分配下去并且监督他们落实。
真正做事情的其实都是那些局长、厅长和所长。
董良带着孩子们溜了一圈之后,正好见到了前来述职的吏部总长董瑾。
董瑾的工作之前出过问题,但是董良依然将他留在这个重要的位置。
在董良看来,董瑾还是要留在吏部再做几年才行,其他人来担任这个职务,他更加不放心。
“元首,第二轮调动的名单出来了,一共涉及到七十五名县级主官,还有三十几名部司级官员。”董瑾递上了一份名单,董良看到上面已经有了陈得利的签名。
这种重要的事情,内阁总理签字批阅之后,还需要送到元首的手中最后确定。
能够送到董良手中,说明他们已经层层把关过了。
这次调动不仅仅是不同地域的官员相互之间平调,还有中枢与地方官员之间的交流。
董良身边的侍从室就一直有向地方上输送官员的传统。
这一次董良将范围扩大到了内阁的各部。
各部的官员立足于自己工作的板块,平时都是跟地方上的官员打交道。
各部推出的任务,他们压着地方上的官员去完成。
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对地方上的情况并不了解。不知道他们在执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多大的困难。
上面的决策往往又需要他们来完善。
你说这些人都不清楚下面的情况,尤其是困难,他们怎么去将计划完善好?
所以董良这次对内阁提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必须要让中枢所有的官员都要有机会下去锻炼。
同时将地方上的官员抽调到中枢来,让他们也了解中枢的工作。
为了保证工作不脱节。采用分批次调动的办法,防止某一个岗位上的工作受到重大影响。
“二叔,有一件事情,你们吏部可以先试着做一下,看看有没有可操作性。那就是给这些年轻官员每人都建立一份成长档案,由吏部的考功司去做,将这些官员的履历做详细的记录。在每一个地方做了那些事情,任职期间的口碑等等。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选拔官员,还要有目的性地培养官员。一个健康的官员体系,一定是可持续的,有不同的梯队。”
每一件事情,董良都会给底下的人尝试的机会。因为很多看起来非常合理的事情,也有可能在现实中无法执行下去。
如果没有效果,又难以执行,反而会消耗掉官员们太多的精力,那么这件事情就没有可操作性。
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董良跟董瑾交代好之后,留下名单继续研究。
这份名单是由董瑾挑选上来的,问题应该不大,因为董良了解这位二叔,他是不会假公济私的。
不过在看这些官员的基本信息时,董良还是看出了一些问题来。这些人中有百分之八十的籍贯都是长江以南各省,其中尤其是以东南沿海的人居多。
这一点董良还没有特别关注过,什么时候华族的县级官员已经被南方人垄断了吗?
基层的官员会在当地选用,但是县级以上的官员通常都是中枢委派的,而且大都是异地任职。
董良只是微微皱了皱眉头,并没有说什么,一旁的苏达帮他将材料收了起来,同时递给董良一份情报。
董良让苏达去忙自己的,他则来到地图前对照地图认真地看起情报。
赫拉特堡,爱乌罕西部的一座重镇,这里历来都是波斯王国与爱乌罕争夺的重点。
现在这里已经被围困数月。据说爱乌罕的埃米尔因此忧心过度,卧床不起,他们派出的几支援军都被波斯人击溃。
好在城内的普什图人英勇善战,依然在苦苦坚守。
多斯特·穆罕默德汗已经67岁,留着花白的胡子,头上带着褐色的头巾,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
他出生在一个普什图族部落首领家庭,从小就在权力斗争中长大,他年轻的时候追随马赫穆德·沙赫·杜兰尼。后来又将杜兰尼王朝给推翻,自己坐上了埃米尔。
爱乌罕这个国家非常的奇怪,内部由无数的部落组成,每一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首领和军队。
埃米尔,也就是国王更像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的位置非常不稳定。
按道理说这样一个松散的国家应该很容易被外界击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