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 教改各方反应
爱吃螺蛳鸡的陆凡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80章 教改各方反应,官梯之【基层公务员】,爱吃螺蛳鸡的陆凡兄,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长安市的教改像狂风骤雨席卷了整个长安市,各方都在发声。
教育业内人士表示:压缩招生计划不能“一减了之”。
身为长安市第六中学校长、长安市人大代表,同时又是长安市西北中学管理的负责人,王少坤一直关注着“教改”的相关政策。西北中学是一所公参民性质的学校,他也表达了把西北中学转为公办学校的愿望。
“国家为啥要求民办学校转公办学校?就是要政府承担起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实际上,全国各地的教育还不均衡,就拿长安市民办学校的数量及学生人数来说,仅一个区的民办学生人数差不多占本区总数的40%,这个比例远高于15%规定的比例。因此,就现状而言,政府没有担起承担义务教育主体的责任。从人民群众来说,也没有享受到真正的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属于高收费。”
老师们表示,教师分流不建议“一刀切”
公参民转制,教师分流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原来民办学校的教师如何解决编制问题?顶尖民办学校的教师工资普遍高于公办学校,这部分教师的待遇如何解决?这些都是问题。”有业内人士表示,“剥离义务段办学,同样影响重大,一旦实施,大量的义务段教师何去何从?现有公办学位是否可以满足入学需求?不具备公办入读资格的家庭如何解决入学问题?不解决好这些问题,盲目响应政策,可能造成的影响更大。”
多位公参民学校的负责人表示,不赞成对民办教师搞“一刀切”,一方面财力所限,政府不可能将所有的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可能采取部分老师通过考核的方式获得公办教师编制,从而获得身份的真正认同。
长安市民办教师人数众多,仅唐都区就有2000多名民办教师,这部分人的安置需要政府妥善解决。gōΠb.ōγg
谈到民转公,秦省师范大学奥林匹克学校校长算了一笔账,民办学校给一名老师的投入,仅一年工资这一项投入便达十二三万元,还不算“五险一金”。此外学校还有固定资产、设施设备及水电、安保、保洁、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费用及开销,可以说,投入非常巨大。民办教师分流,最有可能的是政府实行全员聘任制,这样既避免了政府财力不足的难题,又赋予学校用人机制的灵活性,打破“大锅饭”,利于学校的发展。
一所公参民学校的副校长表示,在教师分流上还需要考虑部分老师为了学校发展奉献了青春,若单纯从年龄上分流不妥,毕竟很多骨干教师都在35岁以上。
业内人士表示,如此多的民办学校转为公办,需要投入非常大的财力,政府有没有这个能力是个问题。
家长们关注的是教学质量:公办学校或将借势崛起?
一些民办名校的家长担心学校转成公办后,无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长安一所中学校长同时身兼公参民学校负责人,他指出,民转公的质量问题主要是人和政策的问题。
“人的问题就是要妥善处理好我们老师的身份问题,当然,政府有多种渠道,我建议是考核选拔优先考虑为这个学校做出贡献的老师,让他们能够通过这个身份的转变更加安心,更加自豪地投入到教学当中。不论是公办还是民办,最主要是教师的主人翁和责任意识的唤醒。民办学校的老师得不到公办教师的这种价值感和归属感。”
唐都区的一所直属学校的负责人表示,“一些人对公办学校的认知存在误区:认为公办学校受体制所限,优势不如民办学校。我觉得,民强公弱是伪命题,担心民办转公办后不再办得好是无稽之谈。在长安的高中教育里,公办学校占据绝对优势,民办学校转为公办后,办学主要在于校长的理念。
长安市中铁中学校长在教工大会上给全体老师讲了这个“公参民”转公办政策,“这是国家教育推进义务均衡发展的好政策,也是咱们公办学校发展的机会。民办学校招生计划减少后,学生势必要选择公办学校,选择了公办,咱们能不能接得住?所以,每个人都要发挥主人翁意识,搞好教学质量,不仅要对校内学生负责,更要为将来的生源负责。’”
省长办公室,王鸿涛拿着电话说:“马部长,大势所趋,确实没办法变通,口子一旦放开,长安的教改就失败了,这个责任我承担不起,希望您理解。”
“鸿涛省长,部里对民办转公办的指导意见是循序渐进,咱们没必要下这么重的猛药,总要给他们缓冲的过程,培华中学可以转公办,毕竟这是大势所趋,能不能给他们三年的时间把后续的事情安排好。”
“马部长,长安市正在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民转公涉及到的问题市委、市政府会充分考虑。这样吧,培华中学我会重点关注,在政府收购的过程中尽可能把他们的损失降到最低,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好吧,那就感谢鸿涛省长了,等你回京的时候咱们坐一坐。”
挂了电话,马部长对身边的培华集团负责人说:“你也听到了,教改是国家大势所趋,长安市只是先行一步,不是谁可以阻挡的。跟你说实话吧,长安的教改部里在重点关注,甚至主要领导们都在看长安取得的实效,下一步必然是全国性的教改,民转公是必经之路,民办教育的阵痛无可避免,我建议你们集团还是提早谋划,转型吧!王鸿涛既然答应了我,想必不会让你们吃亏,他这个人说一不二,答应的就会做到,有着超强的执行力。所以,长安的教改避无可避,在政策面前,企业是渺小的,如果你去和他硬碰,结果必然是头破血流,这个人后面很硬的!”
“部长,我们的损失太大了!培华中学当初耗资几个亿,在秦省各市还有几个分校,您知道的,创办这些学校有多么的不容易,即使按照市价收购校舍,隐性的损失也是我们无法承受的,民转公后,教培行业也不允许开办,我们无路可走!”
“马总,大势所趋,恕我无能为力,这个人我拿不下!”
这几天,王鸿涛接到了无数个电话,无一不是身份显赫,都是来求情的,目的当然是想让某些私立学校说情,让他们继续开办,都被王鸿涛拒绝了,但都向他们保证会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软硬不吃,没有松一个口子。
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人活着总要做一些事情,不能因为要得罪人就偃旗息鼓,而且有些人得罪就得罪了,无伤大雅,今时今日,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在王鸿涛头上撒野。
省委书记陆文华同样接到了很多权贵的电话,一方面他恼怒长安市教改这么大的事情不给他汇报,另一方面他深知王鸿涛的脾性,决定了的事情撞了南墙都未必回头,只能婉言谢绝了所有的求情,他没把握说通王鸿涛,免得自取其辱。
任何改革、变革都会触及到很多人的利益,所以越大力度的改革其推动者必须越少,这样才有一直改革下去的底气,若一群人来改革,终究会各方面利益碰撞牵扯,导致改革走样或者失败。
王鸿涛深知这一点,所以在常委会上直接宣布的命令,压力全由自己扛,改革只能由强人去推动,要有无所畏惧的勇气,还要有一定的底气,这些王鸿涛都有,到目前为止压力还扛得住。
下午刚上班,三弟鸿海急急忙忙跑到省政府找王鸿涛,进门就问:“哥,长安是不是要‘打’私立学校、‘打’教培?”
王鸿涛说道:“说的什么话,不是‘打’,是要把不符合要求的私立学校转为公办,或者停办。至于教培,学科类的确实要更为严格的限制,没有资质的全部打掉,有资质和营业执照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鸿海疑惑的问道:“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那就是所有的假期、周末不能补课,只能周一到周五放学后补课?”
“你倒是真能钻政策的空子,原则上是这样,但是基本没有生存的土壤,你投资教育了?”
“是呀,前几年教育那么火,也入股了一些机构,新东方也有,长安这么一打,那些投资就打水漂了!”
王鸿涛问道:“大概投资了多少?”
“前前后后有五六个亿吧!”
“趁早,能撤立马撤,撤的早赔的少,你这个投资是失败的,不过金额也不是很大,壮士断腕吧!”
“哥,真的完蛋了?有没有可能到了后面政策又放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