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老友相会与潜规则
小兵王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9章 老友相会与潜规则,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小兵王2,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接下来几天,刘濞逛了逛长安城,让自己不至于像一个土包子一样什么都不懂,但没几天刘邦找到他道:“季父带你去见曹叔父,多结交一些人脉,对你以后有好处。”
刘濞知道季父说的曹伯父就是当今假相曹参,马上又到大汉高层换届的时候,不过这次和往届不同,曹参是商农不做丞相接任的,他的十年任期还没满,大概率会成为新一轮大汉丞相,甚至有可能再做两届。
而后刘邦就带着刘濞去了曹参的府邸。
“老曹,乃公来了!”刘邦一进曹参的府邸就叫道。
曹参长子曹窋出来把刘邦和刘濞两人迎到书房。
刘邦却发现自己另一个朋友周勃也在。
他笑道:“怎么你也在这里。”
周勃道:“你一个诸侯都能在这这里,某就住在长安城,为什么不能来,某也是来看老曹的。”
刘邦道:“什么诸侯不诸侯,还不就是跟着野人私混,乃公今年都六旬了,长安城工匠在这个年纪都退休,乃公也该退休了,今年诸侯大会,某就退位,把沛国交给盈儿,某就过几年自由自在的日子,去为信陵君扫扫墓,再去老家见见父老,要是身体还扛得住,我还打算坐海船去南洋逛一逛,看看我大汉的海外之地到底是什么样。”
曹参笑道:“这么大年岁了还胡来,你就不怕死在外面。”
刘邦满不在意道:“死在哪就埋在哪,反正都是我大汉的国土。”
刘邦还真有退休的想法,在蛮荒之地开拓一個诸侯国可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刘邦操劳了十几年,也想过几年轻松的日子,同时也想为自己几个儿子安排好的去出,刘盈已经成年,现在沛国主要的政务就是他自己在处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还不差。
曹参笑道:“我们当中还是你刘季洒脱。”
刘邦道:“还不叫人。”
“刘濞见过两位叔父”
周勃笑道:“原来是刘仲的儿子,一眨眼你都这么大了,现在在哪里任职?”
刘濞道:“北海舰队,现担任都尉。”
曹参笑道:“比我等强多了,我等在你这个年岁,不过是一小吏。”
刘邦笑道:“那是始皇帝不识人才,我等的才干又岂止小吏,当年始皇帝要重用了我们,那大秦的江山也不可能败得如此快。”
刘邦这话说的,众人哈哈大笑,曹参甚至笑得不断咳嗽。
而后曹参让自己长子曹窋带刘濞去离开,他们三个老友聚在一起。
刘邦道:“现在整个长安城的人都在夸伱老曹运气好,先白捡了一个假相,现在又要当大汉的丞相。”
刘邦竖起大拇指道:“这运道可谓是天下独一份。”
曹参苦笑摇头道:“到了明年某也会退休。”
刘邦惊愕道:“为什么?”
曹参指着自己的身体道:“扛不住了,老萧病重之后,陛下就跟我等一人安排了一名大夫,随时关注我等的身体情况,大夫说我年轻打仗的时候伤了元气,现在身体已经千疮百孔,不宜太过于操劳,明年从丞相之位退下来,还能多活几年,要不然只能像老萧一样油尽灯枯。”
刘邦叹息道:“这也太可惜了。”
而后又宽慰道:“退下来也好,某管理一个沛国日常事务的千头万绪,现在大汉比沛国的政务多了何止万倍,我等辛苦了一辈子,也应该享受几年,等你退下来,我们几个沛县老友一起云游天下。”
曹参点头道:“这大汉天下是我等打下来的,也是我等辛苦治理的,现在民间一直在说大汉盛世前所未,但某这几年一直困在长安城,确实要见一见自己亲手打下来的盛世。”
而后刘邦看向周勃道:“那你不是机会很大?”
周勃有的得意道:“乾坤未定,一切还有未知。”
曹参道:“不要听周勃谦虚,陛下已经任命他为假相,开始处理朝廷的政务,显然陛下是认可他的,没有意外的话,他就是我大汉的新宰相。”
10年前周勃的资历还不算很深,但十年后整个大汉朝廷看没有几个人比他资历高的了,加上天子又在换届的当口任命他为假相,他这个丞相之位不敢说九成九,那也是八九不离十。
刘邦有点惊喜道:“老周你可以呀,还真让你等到了宰执天下的机会。”
周勃忍住笑意道:“老萧和老曹打下的基础好,某即便是上任了,大汉还是按照他们治理的规划继续前进而已。”
其实周勃接手政务已经有好几天,了解到萧何他们的基建规划也是连连惊叹,大汉这些年轨道交通发展的非常快,几乎每年都会新增两三千公里的轨道,新修5000里以上的驰道,但现在大汉的轨道交通忍不住萧何他们规划的五分之一,按照他们的设想,大汉每个郡都要通轨道,争取大汉的兵力可以在三日内到达大汉如何一处疆域。
曹参教导道:“陛下非常重视百姓的就业问题,大汉这些年之所以开如此多的基建工程,一方面是为了完善大汉的轨道网络,扩大产业的市场,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天下的百姓找一份差事。”
“这些基建工程虽然辛苦,俸禄也不高,但却可以为大汉百姓提供上百万个就业岗位,五百钱的俸禄对农户而言可以养活一家老小。”
“现在大汉每年差不多有近200万青壮成年,这些人要土地,要工作,养活自己的家人,朝廷要是不能安置好,他们大汉现在良好的发展局面就会毁于一旦,所以扩大就业是大汉一切政务的根基。”
刘邦咋舌道:“每年要解决200万人的饭碗,难怪你和老萧熬的油尽灯枯了,这还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干的事情。”
他沛国到现在都没200万了,要是这么多人的饭碗都要找他来解决,刘邦光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
曹参笑道:“做多了也就不难了,诸侯的封国迁移一部分青壮,南方屯垦又安置几十万,再加上大汉产业发展吸纳一部分青壮,最后则是朝廷的这些基建工程托底。只要不是太懒惰的人,总能找到一份差事,养活一家老小。”
周勃道:“朝廷在基建的花费每年超过了30万金,但实际的工程消耗就超过了百万金,很多富裕的轨道和驰道都被商贾承包了,这对朝廷来说算不到好处,那些富裕地段的轨道和驰道能很快回本,可以成为朝廷新的财政来源,但因为朝廷承包出去,只能等30年以后,和朝廷建的轨道和驰道大部分都是那种难以回本的。”
“某明白是因为这些轨道不赚钱,只能由朝廷投入,但朝廷何不借贷把富裕轨道段也抓在手。”
曹参摇头道:“朝廷有太多需要花钱的地方,这种合作方法可以降低朝廷的消耗,提升效率,至于让私人赚一点,没关系,朝廷可以通过税收的方式拿回这笔钱,还是那句话,稳定就业才是朝廷政务根基。”
周勃认可的点点头。
话分两头,刘濞见过曹窋之后,算是打通了长安二代圈子的关系网,曹窋经常带着刘濞见其他勋贵之子。
这日曹窋找到他,说是功勋之后一起聚会,让他也加入,结交一些人脉。刘濞换了便服,去了约定的地方。
长安城从定为大汉的都城就变得越来越热闹了,尤其是钢筋水泥结构的建筑出现之后,再加上大汉也没有人为限制建筑最高不得高过宫殿的规矩,大汉有实力的商贾,不断堆高建筑物以展现自己的实力,有谁建六层高楼,竞争对手就要建设七层高楼,就这样一步步的堆砌,现在长安最高的建筑是一家家金玉满堂的酒楼,高达十六丈,有十二层,这已经成为了大汉标志性建筑之一。
刘濞来到金玉满堂包间之时,这里已经满是功勋之后,曹窋带着刘濞介绍道:“这位是周老丞相之子,周策,叶相之子叶昭,税监令之子,周胜~~~~。”
来此的有十几号人,级别是都是大汉三公九卿,诸侯之子,而且年纪都不小,都有二十来岁,众人自报身份,点起酒菜就吃喝起来。
刘濞知道这些人的身份之后有点咂舌,真要算起来,他都没有资格加入这个圈子,毕竟他只是刘邦的侄子。
酒过三巡之后,周策来到刘濞身边敬酒道:“刘兄也算是我们当中的英杰了,能在在三旬就成为2000石的大员也算是独一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