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5章 “何为天命?这就是我的天命!,大秦:我是唯一仙,满满哈,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星象晦涩不明,预兆非吉。"诸葛亮惋惜,痛惜自己报效国家无门。
倘若有机会,定会施展抱负,解救万民于水深火热。
念及此,他不禁轻轻叹气。
以诸葛亮之才,自信有能力自荐而不被人轻易轻视。
然而,在世,竟寻不出一个他认可的英主。
无论是董卓、张角这等乱世枭雄,还是军阀或农民 首领,皆无法匹配他的理念与志向。
就连当下的曹操,诸葛亮也颇为鄙夷,他视为野心勃勃之人,非正道。
江东的孙吴看似人才济济,但诸葛亮早已洞察其不足,不仅实力单薄,后继乏人。
正是因此,他对投靠孙吴始终有所保留,因为他认为对方本质上与曹操相似,缺乏承担大义的格局。
至于这个世界的合适人选,或许诸葛亮心中已经有了候选人,但他仍在思考:何时才是出山的时候?
今夜观测天象,星象诡异,可能预示着一场天下动荡。
诸葛亮决定,若再无机会,只好打破常规地自荐了。"不能再拖延了!”他对自己宣告。
诸葛亮忽然急收手中的羽毛扇,显示出他已然有了离开隐居的姿态。
今晚发现此异常天文现象的人并不只诸葛亮,只要是通晓星象预测的人,或多或少都察觉到了其不同寻常。
像郭嘉、鲁肃、贾诩、荀彧这样的人物,无人不对天地之异变感到敏感。
有的人流露出隐约的不安神色。
然而同时,也有一些人无视常规,狂妄至极,坚持对抗天命,试图颠覆命运安排。
像曹操、孙权这样的枭雄则曲解此现象,视作自我崛起的象征,大肆张扬其言。
“天意加身,这就是天意庇佑!”曹操大笑出声。
掌控皇帝,令诸侯臣服的他,既具备道义上的优势,又是实际势力最强的一方!
之前他迎奉流浪的汉献帝到许昌,以朝廷之名征讨各方势力。
多年征战南北方,相继击溃袁术、 吕布、使张绣归降,追讨刘备。
短短数载,曹操的力量就扩展至兖、豫、徐三州以及一部分司隶和雍州的中原地区。
人们常说,谁得中原,便是夺得半个天下,而此刻曹操离真正的中原掌握已是触手可及。
此后在许攸提议下,他亲率大军焚烧了袁绍的粮草,官渡之战中以弱胜强,大败河北雄强割据者袁绍。
接着几年间,曹操连续荡平袁绍的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的势力,进一步稳固根基。
白狼山之战,曹操派遣张辽领军先锋部队痛击乌桓,斩首蹋顿,从此辽东已近在咫尺。
他未曾放过这一良机,很快将辽东完全平定,北方一统指日可待。
这时,曹操自以为完成天下统一大业的一半进程。
理由再简单不过,从古至今,不论哪个时期,南伐总比北进简单太多了。
这其中的因素繁复,实质来说,最重要的是粮食供应。
对比南北差异,明显南方富裕得多,无论在粮食生产还是经贸方面都占有显着优势。
按理,南边财力雄厚应使北伐显得更为容易才是。
但实际上不然,古代交通受限使得北伐面临截然不同的难题。
运输路线远,粮草补给难以及时,会给经济带来巨大压力。
相比之下,南征则轻松许多,拿下一座座富有城市,即可迅速补充军队的消耗。
占据一时,这些繁华之地就能成为下一个征伐的新起点。
而北伐则很难实现这样的持续收获。
攻打北方,守方通常实行坚壁清野,使得敌人供给困难,成本飙升。
双方在物资供应上差距远非一点半点,加上诸多方面要素,如军队素质等因素的影响。
譬如说,北方丰富丰富的畜牧业,养殖出健康马匹的开支相比南方要低廉得多。
而在古代时期,优良马匹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因素。
诸如气候、人口数量等因素,北方始终占据上风。
如果占据了北方并且根基稳固,那么天下几乎就唾手可得。
战场上的局部败绩绝对无法改变全局局势的好坏,除非汉朝上上下下全都无能至极,否则曹操作战绝不可能落败!
是的,即便至今天下近在咫尺,曹操依然没有登基为帝,他依旧是大汉的丞相!
不论他如何行动,只要活着,曹操都将维持大汉王朝的延续,仅以丞相之位统治,未曾真正的篡夺皇位。
这场失利并不足以断定他的最终命运,最多只是延缓他统一全国的步伐罢了。
今日奇异的现象使得曹操深感自己离一统天下已是时不我待!
“何为天命?这就是我的天命!”
身为天命附体者,曹操未曾失控,反而是这个发现加快了他的统一大计。
北方早已统一,民生复苏,他只需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
到那时,他将以雷霆之势,挥师南下征讨!届时天下一统,唾手可得!
想到这些,曹操忍不住大笑开来,连早饭都不自觉多吃了一大碗。
并非只有他才有这样的心思,许多人也有类似的想法,那些知名的军阀,全都在跃跃欲试。
曹操作为天命的持有者你可能这么说,其他人难道不能认为这是他们的天命降临?于是,一时之间,群雄逐鹿。
清晨,阳光耀眼地唤醒诸葛亮,他伸展了慵懒的四肢,心中感叹那个发明这种既能躺又能坐椅子的人真是奇才。
什么样的人才能在舒适的座椅上躺着睡觉,还能确保早上不会腰酸背痛呢?换了别的,他怕是要饱受困扰。
而这张躺椅加上薄毯与小被,即使在秋夜寒意微袭,也能保证他安适度眠而不会着凉。
洗漱完毕,诸葛亮听到了敲门声。
开门见到一位身披白衣的年轻道士,面带微笑站在那里。
在他的身后,有一个梳着双丸发髻的白衣女孩,女孩怀中抱有一只黄白相间的花狸。
只是,这道人身上的服装有些古怪,仔细审视,竟带有一种汉武大帝的遗风。
诸葛亮躬身问:“阁下前来有何贵干?”此人正是秦天。
在闭关修炼之后,秦天与天地之间的纽带更为紧密。
尽管他对天象知识不甚精通,但通过推算之术,也能推测现今所处的时代。
当然,秦天只能大概估算年份,把握历史发展的大致阶段,并不能确知具体年限或详细的进展。
“其实呢,带徒儿游历时未曾想在此山迷失,无意中发现了此秘境,顿觉欣喜无比。"秦天气喘吁吁地道,接着恳求,“还望能指点下山路径,秦某感激不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