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戴森球理论
春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章 戴森球理论,为晋升,我创造了可控核聚,春荐,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基地大门徐徐开启,评审小组成员鱼贯而入,专用通道中穿梭。
队伍里老少皆有,既有各领域的顶尖专家,也有华夏知名大学的校长,其中便包括北大的高怀德校长。
他身边跟随一位佩戴金丝眼镜、眼神冷峻的女子,年龄看上去只比张青年长一两岁。
此女身份不凡,她是北大科学院的副院长,名为谷若琳。
她正是华夏引进的顶级海外专家之一,卫星航天领域的权威。
年仅弱冠便已摘取了航天界的桂冠——全球航天荣誉奖。
传闻中,这位可驾驭核聚变的项目工程师,竟是位不足而立之年的青年,引得众人好奇地加入了评审团队。
各大学府的校长们满心期待,渴望一睹张青的真实风采。
即便已与张青签约,各院校的科研院长仍设法向校长透露,张青是难得一见的英才,即便倾尽所有也要将其纳入麾下。
尽管张青最终选择了北大,他们仍想见识一下,这位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究竟有何等过人的才华,能让各院校的研究院院长如此倾心。
瞧见评审组到来,王思礼立即向张青介绍:“张工程师,评审团来了。”
“张工程师”四字一出,评审团的注意力全聚焦于张青。
他们的表情瞬间僵硬,没料到他竟如此年轻。
他们原先料想的二十多岁,或许应该是二十八岁左右。
未曾想到,张青竟然刚过二十岁!
他身上还透着一丝未经世事的书生气。
谷若琳更是震惊,她比张青年长两三岁,向来自视甚高,自认为是世上无双的天才。
竟然有比她更年轻的,就能主导全球尚无成功的大型可控核聚变装置建设。
顿时,谷若琳燃起了竞争之心,不顾在场的众多资深专家,抱着笔记本电脑走向张青。
她友善地伸出手:“你好,张青同学,我是北京大学科学院副院长谷若琳。”
张青同样友善地回应,只见谷若琳瞥了一眼仿星器,问:“为什么选择仿星器?我听说你们要建造的是托卡马克装置。” “托卡马克装置因地震受损。”张青解释道,“需要重新调整。”
“临时改造成仿星器结构,是为了向评审团展示,我们的实验不仅稳定,还有备选方案。”
“你说什么!”谷若琳难以置信,“你说这个仿星器,是从托卡马克装置改造而来的?”
在场的专家学者无不瞠目结舌,要知道,可控核聚变实验只能通过托卡马克装置或仿星器实现。
这两类装置的研发,都是全球数十年未能解决的科学难题。
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居然都研发出来了,并将两者融合在同一设备上,相辅相成?
“这,这怎么可能……”
“单是完成其中一个研究,就有资格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
“那岂不是可以提名两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