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23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9章 大唐忠臣,承明之治,嘟嘟嘟233,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月时间,李承乾麾下部队先后抵达前线。按照先前部署,卫率军负责松州、司御军负责茂州、清道军负责雅州、内率军负责益州、监门军作为总预备队,驻扎松州。因为松州北方是大江河的源头,一连交回茂州与益州,可以迅速乘船南下支援,唯一的难处就是雅州。哪怕监门军乘船南下,也要步行赶往雅州。
因此,此战最煎熬的就是清道军!而三千破阵军,分布在茂州和益州两地。总体的防区部署,柴绍和李承乾在松州,段志玄在茂州、刘弘基和薛仁贵在益州、李道宗在雅州。
可以说,李道宗是任务最艰巨的!一旦敌军对雅州发起猛攻,他压力山大!雅州的地理位置限制了支援的及时,因此假想成立的话,雅州的战况会是最惨烈的!
随着大唐出动的消息,吐蕃也开始整军备战了。松赞干布亲率大军十五万!浩浩荡荡的走下吐蕃高原,耗时两月一头扎进了益州!这还不够,松赞干布直接在益州西城外五十里,连营百里有余!
松州,李承乾看着手里的战报,一双剑眉就没有松开过。这啥玩意啊?!我尼玛打仗这么多年,头一次见到这种部署的!按照惯例,两军相隔起码都是百里起步!五十里?你不分前锋部队和主力部队的吗?!这尼玛不是给人家轻骑、轻装部队送枕头吗?!还有,连营数百里?!你TM学刘备呢?!我李承乾也不是陆逊啊!
李承乾一脸不解的把军报递给柴绍,柴绍一脸狐疑的接过军报。随即,和李承乾一样,一脸不解和莫名其妙。这...到底是请君入瓮别有心思,还是...真的...没啥坏心思?
柴绍尴尬道:“殿下,您说...这松赞干布...”
李承乾皱眉说道:“这样,传令益州方面,派出轻骑,兵分两路前后顺序去摸一摸,探一探。记住,间隔时间长一点。”
“遵令。”
李承乾都忍不住自己摸了摸脑门,松赞干布这种玩法...别说,参军司上下连带他自己,都没想到过!李承乾还是不相信,这尼玛就是头猪,也不可能把所有部队挤在一起啊,更不可能在对面城下五十里外扎营啊!
要知道,古代行军作战,两军一般都是相隔至少六十里!这还是前锋部队,少的也有十里,因为前锋部队最容易接战,应对敌袭等突发情况。中军主力,至少六十里开外,有充足时间调配和支援前锋部队,保证主力部队的秩序和安稳。
三天后,益州再度传来军报。松赞干布全营九万人,其中披甲部队大概在六万以上。后续的后勤保障劳役,不固定在军营的有六万人。
这很正常,因为李承乾的五军没有后勤人员,后勤人员是奴隶,额外有朝廷安排辎重部队监督奴隶负责辎重的运输保障。换言之,李承乾麾下是实实在在的三万三千作战兵力!
李承乾看着面前案桌上的军报,沉默不语。而柴绍、胡阳曦、富子晋、宝海阳、昊玉石、秦碧白、秦山天、夏玉成、谈浩淼、盂汐羽、杨白易、荆耘玉、寒灵凡等人,也是你看我,我看你的,都是摇头不解。
李承乾沉默了许久:“这样,益州暂且按兵不动。松州、茂州、雅州派出斥候,把周围摸清楚,确定吐蕃没有多余的援军朝其余地区赶来。柴绍,孤率监门军南下,夜晚秘密入驻益州增援。”
柴绍点头:“末将遵令!殿下,万事小心!”
李承乾站起身来,拿着手里的军报:“真可谓是...奇哉怪也。嗯...别说孤了,老师他老人家估计也是头一遭遇到这种情况。”
大家都是你看我,我看你的。真的,一头猪骑着马当将军,都不至于会这么离谱!这个也真不是松赞干布的锅,因为...他没打过仗啊!怪他?合适吗?他又是吐蕃的可汗,这些年来又有威望,在他的带领下,吐蕃扩张迅猛,你说随行的将领们敢乱说话吗?
吐蕃方面也有侥幸心理,那就是...十五万大军对三万大军,还TM堵门飞龙骑脸,拿什么输?优势在我好不好?何况,面前益州也才七千多的守军,怕个卵子啊?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益州城给推倒。
五天后,松赞干布也有动静了。他大手一挥,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士气高昂的出营了。目标,直指益州!对此,李承乾表示很难理解。不是,你这要是全军出动猛攻我都理解,为啥要分兵呢?你现在所处的优势和局势,分兵攻城合适吗?难不成,害怕被偷屁股?
松赞干布表示,老子为了这次御驾亲征,可是专门读了兵书的!虽然不多,但不愧是我!
李承乾伫立在城墙之上,看着下方那庞大的军阵,摇了摇头。随即,挥手示意,破阵军纷纷上前,将一门门晋阳炮架起,后续将士将炮弹一车一车的送上。一百五十门晋阳炮,由于益州城的城墙限制,只投入了九十多门,但这数量炮火齐鸣,也够吐蕃三万部队狠狠地喝一壶了。
吐蕃军也察觉到了纳闷的一幕,那就是城墙上按理说防御攻城战,都会有很多士卒才对,因为要部署远程武器。但,看对面唐军的样子,只有区区百余人的人影,反倒是每个城垛之间有一个个黑漆漆的黑管子。
李承乾淡然道命令道:“传令,诸将自由开炮,迫使敌军溃散。仁贵、刘弘基听令,孤给你二人各百人精骑,待到擂鼓,打开城门给孤追击,不求杀敌但求杀出气势。”
刘弘基、薛仁贵:“末将遵令!!”
“铛——铛————铛——————”
十余名传令兵,在城墙上来回奔走,敲打铜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