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议论
老白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64章 议论,回到大明朝王斗谢秀娘,老白牛,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进入十月,宣府镇的天气一天冷似一天,但许多镇民心中却感觉不到寒意,主要是近期激动人心的事太多了,塞外大捷各项报道还在进行,不过现在笔墨,主要是转向这些天大将军府连续招开的各场军政民政会议。
众人都在猜测宣府镇未来架构,何官会任何职,大将军放言要开发漠南,未来又会如何经营?
报纸在高谈阔论,民间同样议者如云,好谈国事,指点江山,是宣府镇与众不同的特色,放在大明别处,茶楼酒肆上还要贴上“莫谈国事”的纸条,但在这里,却是众人畅所欲言。
各种论政社团不断诞生,很多茶馆酒楼都是他们据点。
对于这点,许多幕府官员不免心怀忧虑,认为小民夸夸其谈,政令刚一发布,外界便街谈巷议,还象个当官似的解剖政令,逐条分析,大谈利弊,似乎他们才是官员一样,这对官方的掌控与教化颇为不利。
而且幕府在商议大事,他们也在茶馆商议“大事”,幕府一项政策还没分析清楚,他们已经分析得八、九不离十,主要是现在镇内学识程度越来越高,各人的分析力与判断力也越来越强,还众人拾柴火焰高。
不合各方心意,还会遭受批评,不得不回去重议,岂不让人恼羞成怒?民政司大使张贵就因此咆哮过。
报纸的出现,加强了宣府镇对外舆论攻势,教化百姓有大用。但对镇内官员来说,其实也是喜忧参半。
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上了报纸,很多百姓也倾向找报纸伸冤或举报,还因此一些官员落马,导致很长时间内众官吏一见时报的采访就心惊胆寒,不论是王斗治下,还是此时仍朝廷治下。
延庆州的吴知州吴植就因此中招过,那日他应邀与几个好友到青楼饮酒作诗,这本来是文人间很风雅的事。便若杜牧、苏轼等千古美名在前。很多美妙诗词都在青楼内诞生,官员与名妓,是相辅相成的一对。
谁知道莫名其妙就上了报纸,而在坊间嘴里。自己成了逛窑子似的举动。还引发了民间对于官员该不该逛青楼的议论。这让吴知州一张老脸往哪搁啊?从那天起,他再也不逛青楼了。
还有高史银,某日突发奇想。到赌场去逛了一把,一样也中招了。
曾经王斗整顿宣镇,关闭了境内所有赌场,只留下妓院,并进行一系列规定,如妓女必须持证上岗,还要到医卫司去定期检查,防止性病等,不收费的。
不过毕竟赌这东西是人的天性,不久又死灰复燃了,只是转入地下,更加隐蔽,所以王斗想来想去,还是开放赌博业,在镇内设立几个大赌场,由情报司在幕后控制经营。
他们必须缴纳高额税收,还有不得放高利贷,砍手砍脚等规定,换成闹事者报官后,抓到矿山去服苦役。
高史银要死不死,被几个采访看到了,报社博士江宏生不知怎么想的,让这条新闻也上了报纸,夹在趣闻栏内。
报纸发出去后,民间倒没什么反应,毕竟靖边军在镇内形象非常好,军官去赌场放松下也算正常,不过王斗看到后,说了一句:“军人还是不要去赌场为好,影响不好。”
这下高史银不干了,找到新闻司大使刘本深喝问,二人差点大打出手,造成很恶劣的影响。
报纸带来的种种烦心事,一段时间内,甚至王斗治下官将,都有要求关闭报纸的,他们认为利弊难言,甚至会伤害到自己。
反应到王斗那,王斗只是淡淡道:“民意如水,大禹是怎么治水的?”
又道:“有万千民间御史监督,何乐而不为?”
不过他也认为,有段时间新闻司搞岔了,司下报纸,本是教化百姓,宣导舆论,关注民生,监督官员的利器,结果为了销售量,专门去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宣府时报,是很严肃的大报,是大明各处将要开办报纸仿效的对象,岂是窥人**,专探人私生活的狗仔队小报?人家吴知州去逛逛青楼关你屁事?搞得他老人家以后都不敢去与名妓交流,又岂是君子所为?
还有高史银的事,若其有违法违纪,自有军律纠查,整到报纸上算什么事?好好的民生大事、政务对错、官员监督不搞,专搞这些乱七八糟的,这不是浪费预算与版面吗?
此后宣府时报经过一番整改,完全抛弃那些低俗的东西,向高端迈进,对麾下忧虑的民意脱离掌控,王斗也不以为然,新闻司与报纸是干什么吃的,就是用来引导舆论的。
各堡各城的说书先生,戏曲班子,也大多是情报司的外围人员,对舆论掌控,没什么好担忧的。
一些官吏如坐针毡也是好事,舆论的监督,可以促使他们更认真对待自己政务,毕竟监察部门力量还是有限的,需要更多百姓参于进来,民间御史越多越好。
也因此现在宣府时报发行量越发的大,各人手上握着报纸,在茶馆或是家中高谈阔论,成为宣府镇的常态,关于本镇的时事新闻,也可以做到一、二日就印发一次。
此次架构会议,可谓所有的宣府镇民都在高度关注,还不单只是宣府镇一镇,大同镇,山西镇官民百姓,同样关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