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咸鸭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三章:那些年。,巨星从创造营开始,进击的咸鸭蛋,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沐接过来一看居然是一篇剧本。
差不多一刻钟后,李沐才合上剧本对杨导笑道:“您这是打算拍一部电影?”
杨导郑重的点头。
说起来影视圈虽然看起来像是一个圈子,其实完全是两个体系,电影跟电视也是完全两种载体,说得简单点,电视剧毕竟是不需要收费的,最多就是看网剧的时候充个会员,而电影不仅要掏钱买票,而且还承担着很重要的社交任务。
所以不管是电影导演还是电影演员,在心理上就比混电视剧圈子的要有一定优势。
李沐曾经听过一个行业内的段子,说的就是两个演员碰面打招呼,演员A问演员B:“你最近干嘛呢?”
“哎,混口饭吃。”
“哦,演电视剧呢。”
“那你呢?”
“我?搞艺术呢。”这说的就是演电影。
说起来这个段子也是内地影视圈发展起来之后才有的,毕竟在香江之前,电影演员片酬可是远远超过电视剧演员的,可谓是名利双收,不然那个时候发哥也不会顶着票房毒药的名号还削尖了脑袋往电影演员发展。
但是在内地就不一样了,地大物博,电视剧的长远影响可比电影要高,电视剧赚的也不比电影少,往往一些电视剧演员可以拿到上千万的片酬,而电影演员能够拿到这么高片酬的可谓是凤毛麟角。
而由于媒介的不同,电视剧的小银幕也的确限制了创作者的发挥,杨导想要跨过这个门槛拍摄电影也是正常的。
说起来从电视剧到电影,真正能跨过这个门槛的还真不多,比如赫赫有名的赵宝刚导演,在电视剧行业绝对是大拿级别的存在,导演电影处女作《触不可及》开始也是信心满满,喊出五亿票房的口号,结果总票房才五千万,赔得那叫一个惨,后来只能回到自己熟悉的领域继续拍摄电视剧。
“剧本还不错,只是有些太阴暗了,杨导,说实话,我们这一代成长的孩子,很少有类似惨痛的经历,您这部电影是不是有些太追求艺术了?”李沐其实说的已经很隐晦了,这个剧本给李沐的感觉就是无病呻吟。
一些所谓的艺术电影完全就是为了虐而虐,其实不管是导演还是编剧即没有类似的经历,也没有深入生活去探访,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又怎么能打动观众呢?
最终拍出来的东西得不到观众的认可,就开始撒泼说艺术电影没票房、院线不给排片,这一届观众不行云云。
其实讲道理,现在的观众主体大多都是八零后九零后这一波,对各种艺术形式已经够包容了,电影票房不行,要么你就是拍的艺术,就奔着拿奖去的,那就不要注重票房,明明就是拍得烂偏要给自己脸上贴金,说什么艺术电影?还这届观众不行,真他喵的不要脸。
杨导犹豫了一下,其实这个剧本在她看来还是挺不错的,不过李沐之前的成功案例摆在那,他既然说有问题,应该不会错。
李沐想了想:“杨导,要不这样吧,这个剧本先放在我这儿,这几天我做一些修改,然后再拿给编剧组做评估,如果通过的话就可以立项走程序了。”
一听李沐要改她的剧本,杨导还真有点舍不得,不过没办法谁让李沐是她老板呢,也只能忍痛点头,当然她也知道自己这第一部戏就是冲着票房去的,能有李沐帮她把关其实是再好不过的。
杨导走之后,李沐又有些犯难,杨导这个剧本就是一部校园青春电影,却充斥着各种狗血的多角恋,还有各种堕胎、绿帽情节,实在是惨不忍睹,让人不禁怀疑,难道我读了一个假高中吗?为什么没有这些刺激的情节?一天到晚都是学习、学习?
说到校园青春电影,第一个让人想到的一定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赶的女孩】,这部电影也是来自导演【九把刀】的一部自传型小说,甚至连主角【柯景腾】都是他的真名。
当然,这部电影的背景设定是在宝岛,李沐需要进行全面的背景转化,不然很容易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而且柯景腾在家里光屁股,在课堂打手冲............这些情节在内地压根就别想过审。
..............
吃过晚饭,李沐坐在餐桌前继续修改剧本,王梓雯好奇的凑过来看,发现他并不是在写小说。
于是轻声搬过凳子,乖乖坐在一边偷看。
李沐也没在意,一直到晚上十点钟,剧本才改了三分之一不到。
刚停下,王梓雯的脑袋就靠了过来,嬉笑着问道:“说,这个沈佳宜是不是按照本小姐的原型设定的,你是不是高中的时候就垂涎本小姐的美色了?”
“小样,长得不美,想得还挺美呢。”李沐笑骂着,然后就遭到了王梓雯的一阵“毒打”。
嬉闹过后,王梓雯抱着李沐的胳膊噘嘴道:“不管,反正沈佳宜就是我了,这就把扣扣跟微信签名全都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