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章 弑君和杀子 (二合一),横推三千世界,三九蝎,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您对剑的尺寸可有什么要求?”

酒老头问道。

一些剑客对剑的尺寸有特殊要求,否则持之会影响实力。

“寻常的三尺剑即可。”

“不知曾有人用过的剑是否可以?”

酒老头又问道。

“组织中一些刺客刺杀成功后,习惯将目标的佩剑拿走,再卖给组织,多得一份钱财。”

刺客刺杀的一般都是王公贵族,所佩之剑品质一般差不了。

“可以。”

李丘没有那么多要求,因为这柄剑恐怕跟不了他多长时间就用不了了。

他实力的增长速度不能以常理论之。

若不是他暂时没有那么多钱财,就直接要一柄纯粹青铜所铸的兵器了。

一柄掺杂青铜所铸,能够承受蛟级炼体者力量的宝剑,价值不菲。

李丘从怀中拿出几块晶莹剔透的无暇美玉。

这个时代没有银票,他杀了那么多为富不仁的商贾得到了一些钱财,但也并不是很多,其中最珍贵要数一些美玉。

玉石之中含有浓厚的天地元气,李丘之前曾用玉石修行过青河凝真决,修行速度的确比平时快了数分,让他突破到了青河凝真决第四层,当然也和他之前已到突破边缘有关。

修行速度比以往更快的感觉让人着迷,不过若是和一瞬间提升十数年甚至数十年修为的源力提升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玉石中的天地元气被吸收后,成色会变得浑浊无比,甚至生出裂纹直接破碎掉。

李丘拿出的美玉,都是没有被他吸收过的。

玉石因为含有天地元气,再加自身美丽无暇,在当世几乎充当着大额银票的作用,只要是家底稍稍有些丰厚的人,都懂得察验玉石的成色,以判断其价值。

酒老头恭敬接过玉石察验一番,退回两枚美玉。

“这些已足够支付剑的费用。”

“您要的剑大约会在七天后送到这里。”

李丘收起美玉。

“那我便七天后再来。”

没有剑刺杀很不方便,他也不急于这一时。

七日后。

酒老头自剑匣中,取出一柄寒光四溢的长剑,剑身形似柳叶,上有精美繁琐的花纹,靠近剑格的位置,铸有两个古篆——承钧。

“此剑名为承钧,原是息国王室收藏,后被息候赏赐给公子葛作为随身佩剑。”

他介绍道。

诸侯之子被称为公子,其中嫡子又被称为世子,日后将会继承大统的人,则是太子。

公子葛就是息候其中一个叫葛的儿子。

他的佩剑既然到了天问手中,下场自然不言而喻。

咻咻!

李丘接过承钧剑,挥舞了两下,发出两声尖锐的破空之声后,随手将剑背负在身后。

“可有适合我接的委托?”

适合刺客接的委托,首先是实力要符合委托刺杀者的要求,这一点不用多说。

其次时间和地点要满足。

因为被刺杀的目标多是王公贵族,平常居住在自己戒备森严的宫殿或府邸中,只有出去打猎或游玩时,才是刺杀的好机会。

而适合刺杀的时机,不是天天都有,也不是每次都能被委托者提前探明。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所以刺客一般要处在和目标十分相近的距离,好在一定内时间赶到目标所在的地点,完成刺杀。

酒老头想了一下,道。

“眼下有一个刺杀委托,十分适合您去完成。”

“不过这个刺杀委托情况稍稍有些特殊。”

“有何特殊?”

“因为刺杀的目标和委托刺杀者是一对父子。”

李丘眉头微挑。

王公贵族之间,兄弟因为权力关系,互相委托刺客刺杀对方或者刺杀对方手下的能人十分常见,父子之间的委托刺杀就少见了。

“父要子死,还是子要父亡?”

“是前者。”

李丘更为诧异。

儿子狠辣无情委托刺客刺杀父亲,欲更早从父亲手里得到权力,已是十分少见。

而父亲委托刺客刺杀儿子,自古至今更为稀少,毕竟虎毒不食子。

“因为什么?”

李丘进而问道。

委托者能被天问得知和被刺杀者是父子关系,想必对方没有想着隐瞒。

这个时代的刺杀,隐藏身份委托刺杀的人很多,表明身份、说清缘由的也有不少。

前者情况一般不占据道义,怕事情传出有损自己名声、招来祸患,后者则一般是占据着大义,委托刺客刺杀目标这件事传出去,能够扬名天下被人敬仰。

李丘很好奇,是什么事情让父亲委托刺客刺杀儿子,而这件事传出去还能使父亲扬名天下。

酒老头将事情本末缓缓道来。

这对父子其实是朔国的前任司徒卫宽和在任司徒卫昔。

这件事要从十几年前说起。

当今天下,不但天子和诸侯是世袭制,公卿大夫一般也都是世袭制,子继父位十分常见。

十几年前,前任朔候有两个儿子,一为世子栾,一为公子厚,其中世子栾是嫡出,公子厚是庶出。

王位本来不出意外会由世子栾继承,和庶出的公子厚没有半点关系。

但在十几年前出了一件大事,致使王位继承人换成了公子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青春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深宫云海

MOMO厉

郡主恃美行凶娱乐圈

苏幕遮玥

仙神外传之灵缘传说

明眸若水

宠物小精灵之黑色幻想

疯狂沉默

大内胭脂铺

七月初九

顾神,来谈场恋爱

南巷余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