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9章 土司制度 无当飞军 棉花,黄天之世,罗小明,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西南地区大多都是山区,地形崎岖不平,群山之间能够适宜人生存的土地很少,一般都是河谷,或者是小盆地。
群山既给部族提供了水源,也提供了屏障,跨越群山来攻击通常是很困难的,但是也一定程度上隔绝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
因为西南地区独特的地形,使得当地的人口分布星罗棋布,交通不便隔绝人的往来,在当地逐渐形成了一套政治体系,形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部落,而这些部落他们还保留着比较古老的文化,并没有步入封建制,基本都是处于奴隶制中,甚至还有原始部落。
但是他们所在的土地已经被中原王朝控制,中原王朝需要这些土地作为屏障,或是利用这些土地的资源,于是为了管理这些部落,便将其统领封为土司,这就是土司的由来。
唐、宋时在西南、华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设置过羁縻府、州、任命当地土著首领为世袭的刺吏、知州。
元朝时期,“以土官治土民”的办法被完善了一些,也正式确立了土司制度。
在地方,以宣慰使、宣抚史、安抚史、招讨史、千户、百户等官职封赠各族首领,土官的职类、承袭、贡赋和征发等遂形成一定制度。
土司制度比较复杂, 概括一下土司, 便是“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
明朝时期,土司制度发展到鼎盛期,明朝以“内外分野”的土司制度来管理地方各族。
《景泰云南图经志书》记载云南布政司行政建置曰:“直隶府、州、司凡二十九,外夷府、州、司凡十七。
内外分野制度比较复杂, 大概的意思便是在设置直辖地区, 以为中心之本,外围分封诸夷, 有一点类似当初周天子的分封。
这些外围设立的府、州部落, 在其他部落叛乱之时,或者是发生外地入侵之时, 需要出兵由中央将校带领出战平定战乱。
在原本的时空之中, 诸葛亮当初平定南中之后,实行的制度其实就比较像是土司制。
南中平定后,诸葛亮将南中四郡益州、永昌、牂柯、越巂设为六郡,皆以当地人或将领统领。
有人曾劝谏诸葛亮留兵镇守, 但诸葛认为这有不妥, 提出了三不易。
其中第三不易说的正是:“又夷累有废杀之罪, 自嫌衅重, 若留外人, 终不相信。”
当下太平道的第一目标, 是要先稳定南疆的部落, 分化益州豪强世家的力量, 然后将益州豪强世家力量削弱到无法再影响益州局势之后。
土司制度一直到了清朝才被逐步废除, 实行改土归流。
对于现在的益州南疆来说,土司制度不是一种最好的制度, 但是无疑是一种最适合的制度。
设置流官,实行郡县制, 确实是最好的管控方式,但是益州的实际情况, 还有各部落的实际情况,使得郡县制的实行难度很大。
那些部族虽然一定程度上受到汉文化的影响, 但是他们无论是生活习惯, 还是各方面的风俗都和汉地的人大不相同,难以融合,只能靠着时间慢慢融合。
改土归流其实早在明朝时期就一直在推行,只是进度缓慢。
直到清雍正时期, 改土归流才彻底推行,而在推行的过程之中, 无疑是用鲜血来为改土归流铺路。
那些土司长久以来享受着权益, 部落民根本没有人权,很多部落之中,普通的部落民只是土司的奴隶,土司的私产。
所以要想改土归流,以流官来管理这些夷人部落,必将要用鲜血来确立这一制度。
那些掌管着部落的部落首领可不会坐以待毙,等着你将他们全部诛杀。
改土归流以后是必须要推行的, 但是绝不是现在, 现在土司制才是最适合益州南疆的制度。
现在许安没有时间去管理西南,他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汉庭和魏庭身上。
西南之事错综复杂, 不是一时半会便可以解决的。
许安制定的治理南疆方略基本上可以是说抄书,而抄的书,正是诸葛亮当初在南中实行的制度, 还有后世的土司制,再加上一些他在北境管理南匈奴和鲜卑、乌桓等部落的经验。
原本的时空,历史上,诸葛亮将南中上万户劲卒、青羌、部落民迁移到了益州的腹地,将其分成为五部,号为“飞军”,也就后世极为出名的“无当飞军”。
南疆三郡本就人口不多,一下抽走上万户人,无异于釜底抽薪。
无当飞军皆身披铁甲,能翻山越岭。善于使用弓弩和毒箭,擅长野战,因为有兵械扎马钉和弩箭及地利把握力, 非常精于防守作战。
又因为是举家迁移,所以俗以蛮姑为舞,皆团牌披发,号啸而进。
又分开瘦弱,配给大族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设置五部都尉,号为五子,所以南人有四姓五子的说法。
《华阳国志》记载亮以夷多刚狠,不宾大姓豪强,乃勒令出金帛,聘策恶夷为家部曲,得多者栾世袭官。
于是夷人贪货物,以兼服属于汉,从而在当地建立带有以夷制夷性质的地方军队,当地豪强得到社会地位,遂安于蜀汉统治,出金暮兵,使各方得到实惠。
同时,这些夷人被征募为兵,一定程度上让南疆的部落和蜀汉亲近了许多。
许安在方略之中也提出了类似的举措,釜底抽薪,削弱反叛的力量,将其化为己的助力。
无当飞军历史上极为出名,第一任主官乃是魏国降将王平。
第一次登场,跟随马谡部战张郃于街亭。
因为马谡的失误而导致汉军全军溃败,王平临危不乱,率军断后,带领无当飞军作为殿军,成功的掩护其他各部撤离战场,自己也全身而退。
建兴九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司马懿命张郃领军攻打南围王平,在王平及其无当飞军的坚守下,张郃不能取胜。
无当飞军自成军以来,罕有败绩。
最后,无当飞军的结局极为悲壮,(公元254年)姜维第七次北伐,为了掩护主帅退却,无当飞军在末任军官张嶷的率领下进行了最后一战。
无当飞军作为殿军陷入了魏军的重围之中,魏将徐质带领魏军猛攻,张嶷手执兵刃,亲自搏战,但因寡不敌众,临阵战死,无当飞军也最终全军覆没。
无当飞军此战杀敌辈之,大量的魏军被杀伤,而张嶷本人也实现了他“杀身以报”的承诺。
如今黄巾军有骁骑、武骧、上谷、并州、西凉五营,其中西凉骑正是从凉州征募健勇而来,这一次许安准备效仿诸葛亮昔日在南中的举动,选拔精锐,组成“无当飞军”补足现在黄巾军步兵的短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