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听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五十六集 古石辨伪,石道,逍遥听江,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苏州网师园殿春簃冷泉亭中的一方大型灵璧石,因形同鹰隼得名“鹰石”,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古典园林之中唯一的一方灵璧置石,原来据园林学家陈从周考证,是出自桃花坞唐寅故居的遗物,建国后移入此处。

前不久余大师因为参与编撰一本新书,特地去实地仔细考察,断定是英石而非灵璧。

殿春簃曾经由陈从周在1980年5月移建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明轩”,因而名扬海外。

2000年2月,大都会博物馆“明轩”举办了一个主题为“文人赏石:庭园、书斋与绘画”的专题收藏展,从美国公私藏家搜集了从宋代至近现代有关奇石题材的中国画近90件,同时亮相的30多方中国古典赏石,出自著名“文人石”收藏家理查德·罗森布鲁姆(richard rosenblum)。

不幸的是,就在展览期间(4月),这位收藏家因病溘然长逝,享年仅61岁。

但他生前慨允捐赠给大都会博物馆的15方藏石,至今仍安然无恙,其中冷泉亭中就按照原样也置放了一方罗森布鲁姆捐赠的英石。

以古代四大名石而言,英石应该是最能契合瘦、皱、漏、透之审美标准的石种,尤其是瘦和皱的特征表现最为充分,瘦而有骨,皱而有范,无论横山还是竖峰,无论具象还是抽象,概莫如此。

而且还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相比起其他古代名石,自古以来英石极少加工优化,作假不多见。

我在新著《玩石指南》一书中,曾经效仿晚唐诗人司空图的《诗品》所论,选择了二十四种石种一一对应,其中英石为“清奇”,庶几近之。

英石之瘦,犹如孤芳自赏之寒士,更如郊寒岛瘦之诗风,清奇悲凄、幽峭枯寂;英石之皱,犹如鹤发鸡皮之老者,饱经风雨沧桑,阅尽世态炎凉。

清代诗人陈洪范曾经对英石的结构造型有一个拟人化的高度概括:“问君何事眉头皱,独立不嫌形影瘦。非玉非金音韵清,不雕不刻胸怀透。”

余大师特地提醒,英德虽然是资源的产地,但真正玩英石厉害的地方却是顺德。

顺德作为区域开放的窗口,引来英石产地的精品,通过这里与外界对接交流,为英石创造更加高端的环境与平台,融“两德之力,共推英石”。

这点倒是让九龙没想到,他心想,以后有机会,还是要去英德一带走走,毕竟粤省是邻居,要去的话,方便多了。

九龙是个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既然古典赏石意味着传承,也不知古石流传至今到底有多少,怎么辨别古石今石呢?

毕竟现在的做旧手法太厉害了,要把今石变古石并不困难。

余大师听到这个问题,感到很好奇:“小黄,你是不是淘到古石了?”

“没有的事,不过,如果余老师肯教我,我说不定就能淘到宝了。”

九龙开玩笑的回应。

“确实,现在能上拍卖公司法眼的,只有这些古石,算你有眼光,我就以个人的经验说说吧。”

余大师还真是问不倒,九龙随口提出的问题,他都能用心解答。

所谓古石,习惯上将清代末年(宽泛一点,也可以将民国之前的列入)以前入藏者奇石称为古代赏石。

近些年,拍卖市场时或可见一些有古代名人刻款的石头上拍,但是大部分都是做旧作伪的新石,这也是古玩市场的一个“重灾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豪门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血色中国

天涯远客

玄门大佬

终极黑洞

狂猎

种文得友

二次元的神级系统

夜少行.CS

武林大恶人

骗人

圣天古道

闲云漫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