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壁是常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二百九十七 向西撤退,大宋炮灰逆袭录,碰壁是常事,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连广智说出的人选却让皇帝和甘召吉都吃了一惊。“臣保举开封人士陶林,他定能做好这件事。”
“这个陶林是谁?现居什么官职?”
“陶林是白身。他家原是禁军,原是李不弃贴身护卫,现在登州等地操持海贸之事。此人武艺高强,随李不弃学了不少本事,又在登州主持海贸之事,对海上情况熟悉,可以直接利用海商的船队制约海盗。臣所知道的人中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而且他只是一介布衣,也不爱招摇,让他去招募海盗也不会被辽人抓住把柄。”
若是今日之前,连广智提出让李不弃原来的贴身护卫去招募海盗袭击辽国,皇帝也许会考虑一下让一个臣子手中掌握一支不受他这个皇帝控制的武装会不会有什么弊端。但是现在文彦博、庞籍还有夏悚和韩琦都一致认为李不弃基本没有生还希望了,赵祯完全不会怀疑李不弃存在什么不臣之心,对用李不弃的贴身护卫去招募海盗,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连广智说用招募海盗的法子大宋暂时不用出一文钱,还不用担风险,却能牵制辽国大量兵力,消耗辽国大量赋税,这些预期收益深深地吸引了皇帝。于是赵祯立即召文彦博、庞籍、包拯等人前来商议。
包拯认为买卖人口有伤天和,对这个法子并不感冒。这也是为什么连广智绕过包拯直接来找皇帝的缘故。但是文彦博和庞籍就没有这么迂腐,他们想的是如果拖住辽国进攻的脚步。
虽然连广智说招募海盗需要时间,还要看天气,因为至少要海冰全部消融后,海盗才好在辽国沿海登陆。但是如果这场战争最后大宋没有崩溃,辽人又像四十年前打到筋疲力尽不得不谈判的时候,相公们希望在谈判中增加筹码。如此,能攻击辽国的海盗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何况还不需要朝廷出一文钱呢。
在这样的想法支配下,几位相公和枢密很快就达成了一致。而且此事肯定不能拿到朝堂上大张旗鼓的讨论,最妙的是不需要朝廷花一文钱,也不需要拿到朝堂上讨论。于是以大宋朝廷罕见的效率,在宫门关闭之前,此事便基本完全按照连广智的建议定了下来,就连对陶林的任命也无人反对。
这效率把连广智都惊掉了下巴。虽然李不弃当时和他讨论此事时曾预计朝廷为了多抓一根稻草会很快同意此事,但是他们两个都担心让陶林主持招募海盗的提议会有波折。但是今天好像谁也不担心陶林与李不弃关系亲密这件事。这让他有些惊奇。
但是会议结束后,出了宫门,庞籍就解开了他的疑惑。
此时庞籍叫住连广智,疑惑地问道:“河北刚刚送来战报,说李中正前几日率兵五千前去断辽人粮道,至今没有消息。你可知李中正有什么计策脱身没有?”
连广智自然知道李不弃曾通过多方渠道收集燕云地形和辽国驻军的情报,还曾有过战事一起带一支强兵袭击燕云震慑辽人的规划。但是连广智觉得这个想法太离谱,此时也不会告诉庞籍,所以只说:“此事下官不知。”
庞籍默默点点头,用有些惋惜的语气说:“唉,可惜了。无论李不弃政见如何,都是难得的人才。唉……”
庞籍说完,便摇摇头走了,只留下连广智一人站在原地发愣。
他不由奇怪庞籍怎么会一副李不弃死定了的样子。按照他对李不弃的了解,李不弃是不会随便拼命的,没有几成把握,他才不会去冒这个险。他想起李不弃曾经详细规划的一条条出入辽国的路线,不由摇摇头笑起来——这样也好,都认为李不弃死定了,那么短时间内,谁也不会说李不弃的坏话了,自己是不是应该趁机给李不弃身上再增加些光环,让李不弃回来之后就如神圣一般,谁再要算计李不弃就要更加多费一番心思。
大宋朝廷本来就少有秘密,尤其是李不弃又是名人,在李不弃的“绝笔扎子”送到东京之后,此事民间马上就传开了。仅仅几天的功夫,李不弃便在民间被传说成了忠义无双的人物,简直可以与关二爷和杨老令公比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