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榴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6章 决战之痛击钢军,烽火之铁血雄师,铁甲榴弹,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46章 决战之痛击钢军
下关,海军舰炮阵地,在十几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水泥火炮射击堡垒中,一百多名身着白色海军军服的中国海军官兵在一声声的炮操口令下进入了火炮射击阵地,而在这一众火炮射击阵地之中,在最中央的两处炮垒最为亮眼。
“各炮就位,准备装弹!”
最中央的炮垒中,几十名海军士兵喊着号子,转动着半地下式炮兵射击阵地中的两门大型火炮,这两门乳白色的大型火炮在阳光之下发出了耀眼的光芒,而唯有炮身上的铭文编号说明了它们悠久的历史。
下关的海军舰炮阵地中一共装备有两门英国造阿姆斯特朗式二百零三毫米八英寸大口径舰用速射炮,四门英国造阿姆斯特朗式一百五十二毫米速射炮和四门德国克虏伯造一百零五毫米速射炮。
而这两门极其粗大的火炮,正是两门英国造阿姆斯特朗式二百零三毫米大口径舰炮,这两门火炮来自于不久前在江面自称的中国海军军舰海圻舰。
这两门制造于一八九八年的大口径火炮系阿姆斯特朗8英寸PatT型速射炮,炮身全重18.5吨,总长度373.52英寸,为45倍口径,有膛线32条,最大射程一千六千米,并有自动开闩装置。
这种火炮可发射重210磅的钢制通常榴弹(弹头装药24磅)、铸铁通常榴弹(弹头装药 13磅)、钢制穿甲弹和硬化穿甲弹,虽然已经经历了近四十年的风雨,这两门一度是当年最先进的舰炮早已经风光不再,可其老态龙钟的身体,今天,依然在,也是第一次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发挥着自己的价值。
海圻舰系清末朝廷在甲午战争失败后,为了重建海军而向英国订购的海天级大型快速防护巡洋舰,一共建成海天号和海圻号两艘。
在建成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最为快速的防护巡洋舰,被当时的清朝朝廷寄予了无限的希望,一度开启了清末中国海军的新纪元和新时代。
而这级被赋予了保家卫国希望的先进军舰,在甲午战争后中国海军止步不前的几十年中一直承担着中国海军当家主力的角色。
可惜的是,这级被赋予了极高期待的军舰在此后的几十年经历了无数中国历史大事,庚子事变、日俄战争、清末新政、辛亥gm、二次gm、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粤桂战争、第二次护法运动、陈炯明叛变、第二次直奉战争、北伐战争,九一八事变等一系列历史大幕。
可这级军舰在此期间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保家卫国的作用,而是成为了军阀和各大派系之间争权夺利和尔虞我诈的工具,成为了攫取权利的踏脚石,成为了一群群海上军阀的发源地,最终,在内战和背叛,阴谋,权势的内耗之中变的老旧而年迈。
而今,全国抗战军兴,这艘在几十年内斗和内战中蹉跎了几十年的老军舰,终于在自己的暮年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个多月前,海圻舰在江阴自沉,用自己老迈的躯体在江水迟滞了日军沿江前进的脚步,以极度的悲壮和极度的壮烈方式捍卫了自己的国家。
而曾经属于它身体的一部分,它的两门主炮,也来到了下关,在服役将近四十年后。
在今天,即将打出射向侵略者的第一弹,正式履行它保家卫国的职责。
“装弹!”
一名挥舞着指挥刀的海军军官将射击距离和各种战斗参数汇总之后,对炮手们下达了装弹命令,十几名海军炮手摇动着装填炮弹的铰链,将一颗硕大的,重达二百一十磅的钢制爆破榴弹装入了炮膛,而后又将棉质药包装入。
在炮弹弹头和火炮的发射药装填完毕后,炮手们立刻关闭炮闩,而后根据舰炮所配备的准星杆一鼓盘式海军舰炮瞄准具所测得的参数和目标方向调整火炮的俯仰和高低手轮,巨大的火炮在旋间电动机的驱动下开始转动。
“第一炮好!”
“第二炮好!”
两门火炮的炮长陆续回复了就位的战斗口令,两名几乎和火炮同龄的,四十多岁的老水兵上前握住了两门八英寸巨炮的电动控制击发把手,静静地等待着射击指挥军官的命令。
十几秒后,一名挥舞着指挥刀的海军军官狠狠的将军刀劈下,似是将中国海军几十年以来的憋屈都发泄出来一般,以从清末北洋海军时期流传下来的英文战斗射击口令大吼道:“fire!”
两名水兵扣动电击发扳机。
随即,两门八英寸海军舰炮的炮口冒出两团白烟,在两声如晴天霹雳的炸雷声中,两颗二百零三毫米大口径钢制爆破榴弹飞出了火炮炮膛,而在这一刻,这两门老炮也完成了它们的升华,打出了它们在保卫中华战场上的第一弹,压抑了几十年,沉寂了几十年的火炮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怒吼,开始了它们的第一击!
轰轰-轰轰轰
在这两门二百零三毫米大口径舰炮开火之后,另外四门同样拆卸自清末军舰海圻号的一百五十二毫米阿姆斯特朗速射炮和四门来自巡洋舰海容号的德国克虏伯一百零五毫米速射炮也开了火。
“fire!”
“fire!”
一声声英文开火的战斗射击口令在海军舰炮阵地中此起彼伏,一颗颗带着海军官兵怒火和壮志的大口径炮弹划过长空,飞向了教导总队阵地前的日军。
大口径舰炮开火射击的震撼和炮声远非地面炮兵能比,十颗大口径炮弹如轰雷一般破空飞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