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羊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6章 徐妙云的舞台!朱标大捷捷报抵,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早餐羊奶,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div class="contentadv"> 担心天下一下子乱了。

后来,土桥村不但种地,还偷偷摸摸把米铺开设到江宁,后来更开设到金陵城。

再后来,搞玉米秸秆酿酒。

还投资入股,邻村一个铁匠铺,把这个朝廷许可了的铁匠铺发展壮大。

如今,这个铁匠铺光学徒都十八人了!

这样的铁匠铺,规模很大了!

要说刚开始,不担心,那是假话。

这种规模的铁匠铺,除了打造农具,都能成批量打造兵器了。

他第一时间命蒋瓛安插锦衣卫去这个铁匠铺。

经过监视发现。

这群百姓都很忠心大明。

天天把他这个皇帝挂在嘴上。

说什么,他把老四派到土桥村,所以才有现在的好日子。

他听着都脸红。

当初老四是被贬,被扔到土桥村的。

这让他意识到,只要百姓日子过得好,即便百姓拿着刀,也不会跟着野心家造大明的反。

长管身火铳的出现,他就对这个铁匠铺彻底不关注了。

……

他不是那些读书人,也不是出身贵胄之家。

不会死抱着那些圣人贤言。

他是个很现实的人。

所做出的每一个施政命令,都是基于利益。

他以前固步自封,只是觉,把规矩定下来,天下安定。

这些年,眼睁睁看着老四折腾,大明越来越兴旺繁荣。

他就想再看看,老四还能折腾出什么。

比如小夫妻两设计的新华夏文化。

是否比大明现有的文化更先进?

先进,大明完全可以吸纳嘛!

老四在海外折腾,伤不了中原的根本。

他如今,反倒担心,中原这边,跟不上老四,如他以前,固步自封!

‘现在的朱皇帝,又回到了当初打天下时的朱元璋了!’

李善长悄悄看了眼,说的兴起,抬手比划的朱元璋。

朱皇帝底蕴最差,为何能从群雄中脱颖而出?

就是打天下那会儿的朱皇帝,能听得进各种建议。

只要有利的,都会想方设法去吸收,办成!

徐妙云都满脸惊讶,悄悄看向马秀英。

马秀英含笑点点头,同时腹语,‘你父皇如今的变化,还是四郎的功劳。’

朱元璋把马秀英婆媳间的小动作看在眼里,笑笑,起身,“吃好了,也听好了,带咱去前面继续看看,这些香料给宫里送些,在全面开海前,金陵这边开辟一个海贸码头,福建海商可以来金陵海贸码头自由贸易,不过记住,中原的粮食,不准贩运出海!”

商贾们听闻后,顿时激动叩拜。

至于不准对外贩运粮食这点,没什么。

朝廷有这么多子民,自己都不够吃,还有人饿着。

不让大伙儿贩运粮食很合理。

何况,粮食其实并不赚钱。

朱允炆、朱玉秀一群孩子忙把碗中食物夹到嘴里,恋恋不舍看了眼火锅。

忙跟上大人们。

徐妙云带着朱元璋,一路参观来到布匹、丝绢展示区,“父皇,这就是福建乡土村社织的布和丝绢,价格只有咱们大明其他地方,土布、丝绢的三分之二。”

朱元璋、马秀英好奇凑过去查看布的质量。

刘伯温捏着一匹厚实的劳动布,询问:“王妃,这种制作军服的劳动布价格,也是普通农村土布的三分之二?”

徐妙云看向负责这个展区的商贾。

她离开福建很久了。

近些年,已经不怎么关注福建的具体情况了。

商贾忙答道:“左相,劳动布由于用棉花多,尽管纺织容易,不过价格反而倒是比较贵,大约相当于江浙的中等棉布,如果朝廷大批量需求,我们提前向乡土村社下棉花订单,在不损害百姓利益的前提下,价格倒是还能降一成左右……”

刘伯温点头。

燕王已经说过,东番海陆军列装新军服时,由乡土村社配合,节省成本的操作过程。

“左相,这种混合劳动布价格相当于咱们大明其他地方的土布价格。”商贾忙抱起另一匹劳动布介绍。

徐妙云都好奇看去。

朱元璋伸手摸了摸,询问:“为何?这是残次品?咱怎么觉,并不像。”

商贾忙惶恐道:“陛下,这不是残次品,这种劳动布内,七成棉线,三成丝线……”

徐妙云听着不由高兴笑了。

四郎一直说。

只要充分调动百姓的积极性。

百姓就会创造出很多东西。

这种,她都没听说过的混合劳动布,就是福建百姓,发挥聪明才智,在劳动布基础上改良的。

原来,每年缫丝,都会产生大量残次品。

好的蚕茧,是一整根蚕丝。

可蚕种有缺陷,以及缫丝过程中,容易拉断蚕丝。

这就出现了很多残次蚕丝。

断了的蚕丝,重新接好,再纺线、织成绸缎,绸缎就会有线头、凸起。

本来,村里织出的绸缎,由于百姓技艺缘故,品相不够好,价格就比较低廉。

如果用残次的蚕丝,绸缎品相会更差。

百姓就把断了的蚕丝,拧成和纺织劳动布一样粗细的丝线,和棉线三七分混合,纺织成这种混合劳动布。

……

商贾卖力介绍道:“陛下,这种混合劳动布,虽然使用了残次的蚕丝,但也有好处有坏处,棉布浆洗容易缩水,可混合了蚕丝的劳动布,缩水现象大为改善,而且还更有弹性……”

马秀英试着拉扯布匹,点点头。

“要说坏处,就是棉线比丝线更容易着色,反复浆洗后,丝线脱色比较厉害,所以,一匹布中,只能添加三成丝线,若是再多,浆洗掉色问题就十分严重。”

“妙云丫头,你笑什么?”朱元璋突然询问。

众人齐齐看向徐妙云。

徐妙云回答道:“父皇,四郎说过,需求会推动变革,残次品蚕丝,促使百姓发明创造了这种混合劳动布,混合布有优点,但也出现了染色问题,总体来说,混合布的优点大于缺点,这意味着,混合布能够生存下来,未来,百姓为了让混合布卖上好价钱,一定会寻找出克服染色的问题……”

或许,到时候,会有一种新的染色技艺出现!

“看来,混账老四对你影响很大啊,好好想想,今天你说了多少次‘四郎说’。”朱元璋笑着打趣一句。

对此,他是乐意见得的。

家和万事兴。

圣贤书里说。

夫唱妇随。

可他观察他和秀英。

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很多地方,他变得越来越像秀英了。

反观秀英,则越来越像他。

以前秀英虽然性子强,可也很温柔。

瞧瞧这些年,越老脾气越大。

反倒是越来越像当初的他了!

动不动就对他说一句:朱重八我是通知你,不是征询你!

瞧瞧!

为了能让秀英多陪他几年。

能咋办?

老子学儿子,学老四呗!

吕氏等人羡慕看着徐妙云。

父皇何曾如此和颜悦色,没有丝毫帝王架子,对待过她们这些儿媳。

百官也觉得分外刺眼!

纷纷忍不住暗暗腹诽,‘朱四郎一人得道,可真是鸡犬升天!’

徐妙云察觉落在身上的视线变得犀利,忙转移话题,拿起一匹丝绢,“父皇,这就是东番新军制作纸甲使用的丝绢,我原以为,海商带着这种廉价丝绢,想要在大明境内倾销……”

……

提及东番新军的纸甲。

朱元璋、刘伯温、李善长等人纷纷查看丝绢质量。

朱元璋点点头,看向商贾:“朝廷的确有意,为朝廷新军逐步换装……”

纸甲的防护力不比铁甲差。

纸甲制作简单,比铁甲还便宜一些。

即便价格相同,用纸甲取代铁甲也很有利。

就如老四所说,多余的铁,可以造火铳、造火炮,还可以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粮食产量。

……

“不光纸甲,朝廷组建的新军,还会陆续装备东番新军的分体式军服……”

标儿领兵北上途中。

就送回消息。

实际行军中。

朝廷新军现在的红袄,太繁琐,对新军灵活性限制很大。

提议朝廷,应该在编练的新军中,效仿东番新军,换装分体式军服。

不过,朝中很多人不同意完全照搬东番新军。

提议,军服继续沿用大红色。

……

“在不影响海贸的情况,你们能提供足够廉价的劳动布和丝绢吗?当然,咱更希望你们能把海贸扶持福建乡土村社的那一套办法,用于大明境内,其他乡土村社,培养扶持这些建成,但尚未取得长足发展的乡土村社……”

大明境内其他乡土村社。

恐怕也就土桥村以及联合的几个乡土村社,能与福建乡土村社争个高低了。

一个垫底行省。

去岁给朝廷贡献赋税两百万两!

要知道,福建的基础条件可不好。

恐怕也就比朝廷新收复的云南强一点。

由此,可想而知,福建乡土村社的发展情况多么好。

若非北征,他都迫不及待想去看看了。

看看茶山、桑林、棉田、果树林……

商贾激动道:“陛下,其实此事很简单,朝廷指定施行雇工身股制的丝绸商,先让丝绸商,扶持条件合适的乡土村社村,种桑树、培育蚕种……”

朱元璋认真倾听。

直到商贾激动之下,结结巴巴,甚至语无伦次说完。

才笑道:“若是咱给你们一个特许权力,不但准许你们来金陵海贸,还准许你们在金陵开设丝绸商号,把你们家族中最优秀的子弟派来,你们中间,也要派一个最优秀的年长者来金陵……”

老四在福建,如何通过商人,以经济方式,宏观引导乡土村社向更高级发展,他当然知道。

金陵境内。

胡惟庸搞得胡氏商号,就是雇工身股制。

也经营丝绸生意。

可他信不过胡惟庸。

相比胡惟庸。

他更信任,老四培养起来,且信任的这批商人。

让他们开一个联合商号。

最优秀的长辈,带着家族一群最优秀的年轻人来金陵。

据锦衣卫汇报。

这些商贾豪强家里的优秀子弟,都深度参与了乡土村社建设。

让他们把老四在福建做的那一套,搬到金陵。

整个直隶已经有十三个县建成乡土村社了。

这十三个县的规模,也足够向更高级乡土村社发展了吧?

让这群老四信任的商贾,来金陵做个样板。

朝廷虽然不强迫商人搞雇工身股制。

可福建这群强龙冲进来,若是凭借先进性,碾压本地商人。

金陵本地商人想生存、想赚钱,肯定会亦步亦趋效仿。

有时候,内部保守、求变动力不足,就应该引入外部力量,刺激内部这些顽固分子!

就好像当初,武勋和他讨价还价。

老四崭露峥嵘后,这群混账,瞬间老实多了!

一群商贾完全被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晕了。

下意识看向徐妙云。

这一反应,落在徐妙云眼里,徐妙云脸色顿时变了变。

她很清楚,本来就仇视他们的百官,看到这一幕,心中会想些什么。

朱元璋笑笑,并不在意,“妙云丫头,他们都看你,那就由你来替他们决定。”

这群商贾豪强抵京后的言论。

锦衣卫都汇报了。

比如,很多人都决定,将来,举家跟随老四迁徙出海。

对此,他并不介意。

他没给老四什么支持。

这群人想跟着老四,虽然有嫌弃、抛弃大明的嫌疑,听闻心理不好受。

可只要他们忠心老四,支持老四。

他就不介意。

算是他这个做父亲的,给儿子的一点支持吧。

对这个儿子。

他几乎什么也没给过。

徐妙云略微琢磨,笑道:“父皇,等他们完成朝廷交代的使命,也赚了钱,时机合适时,就让他们把金陵的生意,转让给其他有良知,有责任心的商贾吧。”

“对对对!”

“陛下,王妃说的这个办法好!”

……

一群商贾忙不迭表示赞同。

他们知道王妃的顾虑。

他们已经被贴上了燕王的标签。

投资得到收益。

且能卖朝廷一个好。

已经千值万值了!

王爷经常对大家说,商人可以赚钱,但千万别贪得无厌,在赚钱同时,还要承担起责任和义务。

这话说的没错。

这些年大伙儿赚了钱,父老乡亲称赞,朝廷认同。

可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若是一直留在金陵,凭借先发优势,大赚特赚。

本地商贾仇视他们。

敌视王爷的人也会仇视他们。

给自己,给王爷惹一身骚。

何必呢。

将来跟随王爷出海,赚钱的机会多着呢。

朱元璋瞪了眼徐妙云。

商贾都能看透妙云丫头此举的意图。

他岂能不知。

这两孩子,处处忍让,希望咱之后,大明江山不要有负他们,大明臣民,不要有负他们!

朱元璋感慨一声,没有反驳徐妙云的提议,点头道:“好,此事就这么决定了。”

话罢,抬头看了看日头。

“时间也不早了,午后百姓参观也快开始了,咱们回城吧,今天观摩,咱大开眼界,希望你们不要辜负,咱家老四对你们的期许,保持现在这片赤诚!”

……

朱元璋罕见对一群商贾豪强勉励一番。

然后在一群商贾豪强激动的山呼万岁声中,乘坐御驾,率领众人浩浩荡荡回城。

马车刚进入城内。

一小太监就从前面跑到徐妙云母子三人马车旁,谄笑道:“王妃,皇爷吩咐了,全家人都回皇宫,晚上在宫内全家人一起用膳。”

……

“娘,海外好像并不蛮荒,今天的火锅就很好吃,皇祖父今晚让全家人一起用膳,肯定还要吃火锅!”

吕氏马车内,太监刚走,朱允炆抬头,眼巴巴看着吕氏。

吕氏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

今天参观,冲击的确太大了。

海外的货品。

徐妙云的才能!

父皇、母后对徐妙云意见的重视。

整个过程,父皇、母后完全没有反驳徐妙云的任何一个提议!

她们这些儿媳中。

谁能有如此待遇?

或许,也就太子妃吧?

朱允炆见吕氏怔怔出神,久久没有回答。

低头。

‘父亲大胜的消息,什么时候才能传回来!’

今天,朱祈婳叽叽喳喳给他们介绍各种好吃的。

被大哥、小皇叔、皇姑们宠着的景象,实在是太可恶了!

怎么就没有父亲大胜的消息!

到时,他一定去朱祈婳面前,说一句:“我父亲也能打大胜仗!不光四叔能!”

……

百官三三五五结伴乘坐马车,同样议论纷纷。

“陛下、娘娘,对徐妙云也太好了吧!”

“瞧瞧,今天徐妙云所有的提议,陛下全盘接受!”

“朱四郎的王妃,在咱们大明都有这种地位,这还了得!咱们太子妃,今天都全程没说话!”

“她徐妙云是不是太不知进退了!”

“牝鸡司晨!朱四郎这般宠着徐妙云,看着吧,一定不会有好结果!”

……

朱元璋、马秀英对徐妙云意见的尊重,引得许多官员十分不舒服。

……

于此同时

北镇抚司衙门。

哈哈……

蒋瓛看着信报爽朗大笑:“朱四郎的风头总算要被压下去了!太子爷大捷!”

……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辣椒查了一下,从南美传入的,可也查的,东南亚就有野生的辣椒,所以就提前登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女生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烈风

嘟嘟雪球来啦

斗罗:送霍雨浩一双轮回眼

爬山减减肥

兄弟姐姐腰软腿长?我反手拿下!

山鸟和鱼不同路

明日拜堂

一蝉知夏

闪婚后,发现老公是亿万富豪

桃灼灼

妖道江湖

听风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