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红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6章 行刺天治帝,红楼武状元,江红辰,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是的,行刺,行刺的不是别人,乃是天治帝!

大半年来,天治帝频繁调换驻守西部的景占荣旗下的文臣武将,导致景占荣的势力不断削弱。而且,景家不希望看到清朝被平叛,一旦景家造反复还了明朝,清朝还在,就会对明朝有利,庆朝就会两面受敌。

所以景家已经不能再继续等下去了。

好在,经过长期的筹划,眼下景家已经可以发动一场对天治帝的成功几率不低的行刺行动。

先杀天治帝,再起兵复还明朝,这是景家很久前就定下的策略。

……

……

贾芸正在眺望着前方的一座雄城。

这确实是一座雄城,它曾经是后金的国都,后来被水家坐镇,再后来又成为清朝的国都,以至于,就城防而言,这座雄城放在庆朝仅次于神京城,比苏州城、杭州城甚至金陵城的城防都要好。

而眼下这座雄城里面驻守着五万多兵力,包括了很多精兵。

这座雄城便是盛京!

不过,无论眼下的盛京城有多难攻打,现在都跟贾芸没多少关系了。

贾芸很愤怒!

怎么可能不愤怒?

在这快要平叛清朝的时候,快要立下大功的时候,突然被临阵换将,替换他的还是被任命为平北大将军的夏易。

呵呵,他这个征北大将军,很艰苦地征战了半年,最后平叛清朝的最高统帅却要变成夏易这个平北大将军了。

而且此事充分暴露出,天治帝到现在都没有将他纳入皇位继承人选的范畴,他若是想让天治帝主动传位给他,几率实在太低,在这种事上,他实在很难跟夏易竞争,何况除了夏易还有夏昊、夏晃,还有一个九皇子夏晖……

他想做皇帝,目前看来只能是强行夺位了。

但此事确实一定要谨慎,千万不能犯湖涂。

好比这次,很愤怒的他,想到干脆现在就反了,杀了夏易或绑了夏易,然后率军攻入神京……

如果这么做,可就是犯了大湖涂,因为这么做,成功的几率也太低。

他现在必须忍耐,忍耐之中,接了圣旨,忍耐之中,服从圣旨。

好在,即便被临阵换将,被夏易分走最大的一杯羹,他这半年来的辛苦也并未白费,还是有着很大收获。

他已经做了半年的大将军王,也已经立下了赫赫军功,即便最后平叛清朝的最高统帅是夏易,也不能抹去他所立下的军功,不能抹去这半年来他在履历里添加的浓墨重彩。

这半年来,前线的不少文臣武将以及众多官兵,都对他心怀敬佩忠诚。

这两点都有利于他以后夺位!

……

……

接了圣旨的贾芸,没有立刻率领长安营撤退,而是带着长安营一起在盛京城外等了两天,等来了从山海关赶来的另外一路军队,这路军队有二万人。

此次天治帝并未留下长安营,而是让贾芸带着长安营一起撤退。

天治帝也知道,此次用夏易换了贾芸,对贾芸这个皇子很亏待,若是还让长安营留下听命于夏易,对贾芸就更亏待了,而即便没了长安营,庆朝目前分布在前线的军力也足以攻下盛京城。

二万人的另外一路军队赶来盛京城后,贾芸才率领着三万长安营大军撤退。

半年前贾芸率领着四万长安营大军参与征讨,半年后的现在只剩下三万人了,战死了很多人,还有一些人因为伤重送走。连长安营都牺牲了这么多人,可想而知这半年来的征讨有多么艰苦。

“送大将军王!送长安营的弟兄!”

贾芸和三万长安营大军离开时,众多武将官兵自发前来送行,对贾芸心怀敬佩的内蒙节度使詹昌,突然大声喊了起来,字字铿锵,随着他的这一声大喊,现场众多武将官兵纷纷跟着大喊起来。

“送大将军王!送长安营的弟兄!”

这是半年来贾芸和长安营赢得的尊重!

身在现场的夏易,轻轻皱了一下眉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虽说贾芸和长安营的此次征战,结局不好,也死伤了很多人,好在,贾芸是安然无恙的,现在也能带回三万长安营大军。

在一阵阵声如洪钟、铿锵有力的喊声中,贾芸带着三万长安营大军,浩浩荡荡波澜壮阔的离去。

就在这天,夏易以大将军王的身份,号令庆朝军队开始攻打盛京城……

其实,贾芸和长安营此次的撤退也有好处。

攻打盛京城注定了会是一场很艰苦的战斗,庆朝难免会牺牲很多官兵,少则二万,多的话就很惨烈了……

若是三万长安营大军参与这场战斗,也就可能损失惨重,若是长安营损失惨重,贾芸就会很心疼。

虽说贾芸在长安营才待了十几个月,成为长安节度使的时间则不到一年,但他已对长安营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因为期间他率领着长安营先征讨江南后征战清朝,轰轰烈烈的南征北战,而长安营的大多数官兵也对他敬佩忠诚。

不出意外的话,一旦他要强行夺位,长安营会起到重要作用。

贾芸没想到的是,这一天马上就会来了,因为他所尊敬的景占耀景探花景教头,正在策划着一场惊天动地的行刺行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总裁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

愤怒的乔治

巨星年代

雨水漫过桥

家父汉高祖

历史系之狼

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太平洋过客

大唐第一世家

晴了

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数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