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射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五章 大开杀戒,抗战之天下第一军,精确射手,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周围几个士兵有心再请教一下韩,但看到韩正蹲靠在战壕壁上摆弄手中的步枪,又想到了,他那嗜血而冰冷的眼神,于是又纷纷把话咽了下去。
……
二战中日本军队所使用的三八式步枪和十一式轻机枪以及九二式重机枪等等枪械,早期和中期一般都是使用统一且可共用的有坂6.5毫米子弹,所以他们的弹药可以共通使用,这就极大的简化了后勤的压力,因为往前线输送弹药时,只需运送这一种子弹即可,而不用将多种口径的子弹分门别类装车装船运输。
一直以来,中国人对于这种子弹和使用这种子弹的日式枪械,往往都是嗤之以鼻,言论中都是认为这些枪械和有坂6.5毫米子弹,口径很小,后坐力小,精度很高,但同时,杀伤力也是极小,在打中人体之后,从前面穿进去是个子弹那么大的小孔,从身后穿出来,也是一个同样大小的小孔,“一打两个眼”,所以,只要被打中者被打中的不是如头部和胸部以及其他重要器官和部位的,伤势就全部只会是轻伤,而不会是其他口径和种类的枪械在命中人体之后,比如中国进口或仿制的德式7.92毫米枪械,前面打进去是个子弹口径那么大的小眼,但后背打出来,就会是个碗底甚至碗口那么大的大血窟窿,被命中者直接就是重伤,但事实并非如此,
一种子弹的弹道,不可能是那么简单,仅仅只有一种伤害情况。
这有坂6.5毫米子弹,其实也并不只是一种,它前后共展了三种型号。
第一种是6.5毫米圆头弹,简单来说,这种子弹就是穿透力极强,所以其在15o米内的近距离上,穿透力强,但威力小,打在人身上就确实只是一打两眼式的贯通型枪伤,在15o米-2oo米的中距离上,效能和在15o米内的近距离上几乎是完全一致,也是高穿透低伤害,其在近距离上因为动能十足,所以在击中物体或是人体后,只会穿透,而自身不会翻滚以对被击中者造成大的伤害,但重要的是,这种子弹一旦飞出2oo米外,其动能就会降低,相应的其穿透能力也就会随之降低,所以在2oo米外击中人体时,由于穿透力不再有那么强,再加上其弹头重心靠前,所以就会在打入物体或人体之后,在其内部产生剧烈的翻滚,人体在远距离被其打入之后,就往往都是会造成巨大的伤口,之前那名脖子被打中的士兵就是如此,在五六百米的距离上被这种圆头子弹命中,然后脖子上出现了巨大的破洞。
第二种是6.5毫米尖头弹,这种子弹的弹道特性和之前的圆头弹完全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弹道特性,这种子弹在设计成重心偏后,所以在中近距离上的时候,因为重心靠后,所以弹头稳定性极为不足,在命中物体或者人体之后,马上就会生剧烈翻滚,从而造成极大的伤口,但在2oo米之外的远距离上,却是因为动能不足以支撑弹头的滚转特性,因而反而不会生翻滚,只会形成伤口进口和出口一样大小的贯通型枪伤。
而到了后来的6.5毫米改进型尖头弹后,弹道特性又变得完全不同,这种子弹的被甲前厚而后薄,并有预制卡槽,重心在子弹后部,子弹一命中目标就翻滚,并翻滚后还容易碎裂,早期只用于机枪。不稳定,没有足够旋转力的约束,射出去会自动翻滚为弹头朝后,这样的弹头一旦命中物体立即就失去稳定性。几乎达到了达姆弹的效果,是威力最强的6.5mm子弹,在任何距离被命中,子弹都会在人体内翻滚。
……
韩仍旧装备着他那“三大件”枪械,毛瑟c96手枪和三八式步枪以及那挺捷克式轻机枪,只是他手中只是持着三八式步枪,手枪在右腰腰间的木质枪套里,捷克式轻机枪则是用枪带挂在身上背负于背后。
他鼓弄了几下三八式步枪的表尺,又向左右和上方瞄准了一会,然后点了点头,他又探出头看了看缓缓逼近过来的这个日军中队,随后马上缩回了头。
从那名班长身上换来的武装带弹药盒里,抽出一个五弹夹,装填进步枪里,然后拉栓上弹,枪支状况很是良好。
韩那竖直在战壕里的步枪,忽的向高处举起,然后在伸出一小段距离后,似乎是以托住枪身的左手为旋转轴,本是竖直向上的步枪,猛然间由竖直转为水平向前的方向,时间虽然极短度也是极快,但枪身和他的身体的最高处却只是与战壕外的地面几乎持平,步枪枪托早已抵肩,略略瞄准,轻扣扳机!
“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