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飘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匈奴打军来袭,逐鹿从战国开始,渔歌飘渺,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万骑长的事,只是小事而已。

让众多大佬可惜的是,这次塞入进去的骑兵,那都是军中年轻一辈的可造之材,完全是为了军功去的。

有了军功,有了经验,在过上五六年,这些小崽子未来可能出好多百夫长,千夫长,万骑长。

这下好了吧,直接团灭,完犊子。

可右大将没有武德,直接点出,万骑长是左大将推荐给左贤王。

那事情就有些难看了。

左贤王是什么人?那是单于的弟弟,如果单于出了意外,那他就是下一任单于。

可单于现在还没死呢,你这么一说,搞的好像左贤王跟外人有染了一样。

匈奴采取“兄终弟及”主要是为了本部族的强大。

在游牧文明中,物资匮乏,财产是集中在单于手中的,包括女人和孩子。

因此,匈奴从政权诞生其继承制度一直在“传子”与“传弟”之间反复。

“好了,别吵了!右大将,你过分了!”

单于爆呵一声,顿时所有人都没了声音。

右大将微微有些不敢的看向几个顶尖贵族,显然他也是有后台的,这后台让他完全不怵左大将。

至于左贤王?大哥,都不是一个级别的好吧,将对将,王对王。

他要找麻烦都不会找到自己身上来。

他的敌人就是左大将。

地盘就这么大,人口就这么多,左大将统帅每增加一万人,那他就要少一万人,所以两人的关系一直很恶劣。

不,应该是左大将和右大将的位置一直很恶劣,跟人没有关系。

左大将冷哼一声说道。

“单于,按照我的计划,直接灭了拓跋部族,然后宣扬出去。”

“拓跋一族在党项里面,担任着领军任务的作用,只要这个部族垮了,再灭几个部族,剩下的那些根本就不可能与我们抗衡。”

“到时候,我们直接吃下他们的人口,哪怕当奴隶,我们也是赚了。”

不得不说,左大将和右大将的计划,都没有太别大的问题。

不过,众人更加喜欢左大将的计划,攻打弱小部族,危险性确实下降,但收获也是一样。

像细封氏这样的部族,打下来,可能财富都抵不上拓跋氏的十分之一。

虽然一个一个从最弱小打到拓跋部族,但从时间成本和人员成本上来说,不划算。

还不如干掉最厉害那个,收编剩下的七个,如此一来还能宣扬下匈奴人的勇武。

上一次死了七八万人,让匈奴人在草原,高原以及西域的名声,下降了好大一截。

但却没有任何办法。

苔黄郡已经不是曾经廖国统治时期,现在是夏国在统治。

夏国人可不是好惹的,贸然去杀夏国人,非但没有任何好处,甚至会引来报复。

单于看向旁边的一个中年人。

“军师,以为如何?”

中年山羊胡男子淡淡笑道。

“左大将的提议比较好,我们现在赶时间,不管灭哪一个部族,都会招致党项投靠夏国。”

“如果将拓跋一族灭了,那自然是最好的,到时候稍稍释放一些善意,剩余的七部,必然会感恩戴德。”

“还能帮我们匈奴,挽回一些失去的荣耀。”

单于摸了摸胡须,眼中闪烁着渴望。

“不知,我们何时可以进攻夏国?”

军师沉默了下去,没有说话,良久后道。

“单于,最好不要去惹夏国人,现在的夏国跟几年前的夏国已经不可同日而喻了。”

“一点点机会都没有吗?”

“有,但不多!”

单于深吸了一口气,站起身,将一个纯金的牌子扔给了左大将。

“左大将,阿提拉率八万大军,前去歼灭党项拓跋部。”

“是!”

说完,单手成拳,重重捶在自己的胸口。

没多久的时间。

八万骑兵如一条长龙般朝着东面疯狂跑去。

左大将走后,所有人开始叽叽歪歪说了起来,其实就是为了后续瓜分利益做准备工作。

众多贵族却浑然不知,有一双充满杀机的眼神不断的打量着他们。

只要不打仗,西匈奴的单于还比较佛系,但只要一打仗,进入状态后,他才是一个完整的匈奴人。

但这些贵族却让他警觉起来。

劫掠夏国商人,这件事他根本就不知道,甚至可以说,这些贵族也不知道。

但有些部族已经管不住自己,这就引发了单于的怒火。

部族都不听自己,这不是想要造反吗?

只要将这次的事情解决后,党项族的人和财富都归自己。

那剩下就是清洗族内不听话的部族了。

拓跋部族中。

宽大的帐篷内,十几个人坐在一起,大家眼睛红扑扑的,气氛一度沉寂到了极点。

这简直是党项族的末日,除了野利一族,其余七部的高层全部死绝。

现在能来说话的,都是各部的首领妻子以及边缘化的贵族。

这些贵族要么就是不管事,顶着个身份光享受了,要么就是不合群或者能力不够。

但八个部族,就十几个人,这就太过寒酸了。

就在大家商量的时候,飞廉慌忙跑了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

忘记穿马甲

四合院之傻子当家

七零后斌哥

苏铭龙骞

愤怒的鸡哥

神话擂台,开局召唤千古一帝苏铭奥丁

愤怒的鸡哥

满级神格开局召唤东方诸神苏铭奥丁

愤怒的鸡哥

乾隆四十八年

一万只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