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筝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出不去 回不来(0136),出不去 回不来,粉墨筝笆,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啊,小胡不错,对我们的根文化还有研究。”山椿表扬着胡斌。
“老板,我也没啥子研究,只是爱看书,爱想些问题。就是吧,一个国家,特别是我们中国,家庭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细胞,也就是基础。而凝聚家庭不散又是血脉和香火,血脉和香火就是我们的根。我们农村人,世世代代都在这农村,所以我们的根就在农村,不在城市。”胡文武听得山椿的表扬,大胆的说着自己思考所得。
“对头,血脉和香火,是我们的根,是我们凝聚力的源泉。具体体现就是崇尚先人。”山椿也理清了思路。
第二天上午,山椿一行三人从黄莲村一路过来,直接去了水竹水库。
水库水域面积不是很宽,可水很深,除了坝埂外,都被不高的山坡包围着。沿水平面,是一圈较为平坦的山坡平台地,由于是水库库区的原因,平台地也没有种植粮食作物,而是生长着茂盛的灌木丛,如同一个大大的绿色项圈,戴在这水竹水库上。
台地上面的坡上,又以水竹儿为主的竹木掩映着整个水面。太阳下,站在坝埂上,看着水平面上水面下的两重同样的天空,同样的白云,同样的太阳,让人在两重天之间如入仙境。
坐在坝埂上,山椿被这美境所感染,心中绽放着那粹的绿,风的香,云的飘,水的静,空气的清冽,鱼儿的自由……醉了。
“能在这儿住着,该是多么舒畅?”山椿倒在坝埂斜坡的草地上,不想动了。
“呵呵,你想,我还想呢。”樊韵凝视着水面细细的波纹,心底也泛起涟漪。
“得此一地,老有所养,终其一生,幸事。”山椿又说道。
“在这里建个养老院,如何?”樊韵提出的观点让山椿心底一动。
“不行,养老院建在这里,会污染这里的环境。可以建别墅群。”胡文武插进话来。
“什么意思?”樊韵心里道,建养老院不行,建别墅群就行,不同样有污染吗?
山椿倒觉得两者都不行,都免不了污染,也破坏了景致的协调。
“建养老院,应该是针对中偏高人群,而且从建筑,包括对环境保护的成本都会是节约型考虑。就满足不了对水库的水质保护,污染治理,建筑与坏境协调的高昂花费。而且,养老院一旦商业运营,是人越多越好,所以污染也会更多,对环境的破坏也会更大,更谈不上与环境的协调了。而做高档别墅区,一切刚好相反。”胡文武分析道。
“嗯,是这个理儿。小伙子,你大学学的什么专业?”樊韵听了点头称是,山椿在哪里去招得这样的人才?
“运销策划,选修环境保护。”胡文武心道,自己这些也就是纸上谈兵而已。
“好,你再多看看这里的地势与环境,回去后按照你刚才的思路做一个策划案。”山椿的思路被打开了。
“做方案,有用吗?这可是大手笔,花钱不少的哦。还有,这环保成本也特大吧,还得控制别墅数量,谁能承受?”樊韵不看好这个设想。
“嘿嘿,做来放着吧,看看小胡的水平。刚才是嘴上谈兵,让他回去纸上谈兵一番,也是可以的。”山椿的思路还不完全清楚,不想说。
“啊,嘴上谈兵,连纸上谈兵都不是?”胡文武一听,心里也承认确实算不得纸上谈兵,不过,对于老板交待的纸上谈兵,回去后一定要整好。
“看看,看看。我说嘛,龙弟淑这样的人就不会在老家来修房子,她是真正能融入北京这样大都市的人。除了家乡情结外,是不会像叶家良那样的土包子一样,修个房子来显摆的。”从水库下来,又到了龙姐的老家去看了看,老房子依旧门锁、人去、屋空,可院坝里,阶沿上却打扫得干干净净。
看情形,龙妈也是去了北京,只不过这屋子委托了人管理着。
“那这房子怎么不处理了呢,或卖或送也不能空置啊。”胡文武不解。
“啊,你娃不是说我们的根在这乡村吗?这房子留在这里,不是也是家的存在和根的一种表现。”山椿这代人,心中对家,对家的房子,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这也许就是根脉传承的一种具体表现吧。
说文化太高尚,说根太抽象难懂,说老房子,亲切自然,家的感觉油然而生。
几声狗叫,引来了隔壁大爷观望。大爷看着山椿三人在龙姐院门外探头探脑,看样子不象是坏人,应该是来找龙家妈的吧。
“嗨,你们干吗呢?”大爷揣度着,应该是淑妹子的朋友吧。
“哦,龙大爷,你老身体还好吧。”山椿看得隔壁龙大爷,十多年过去了,只是头发白了,身体还是一如以往的健朗。
“你是?”大爷没认出山椿,试探着问。
“我是章山椿,以前来过的,我们见过。”山椿当年来过龙家院子多少次,还和大爷招过招呼聊过天。
“哦,章书记呀,稀客稀客。”大爷听得山椿自我介绍,一下子回想起十多年前那个年轻的章山椿。便迅速的打开了自家院前围栏的篱笆门,笑呵呵地走过来。
“十多年没见,山椿书记还那么年轻?”大爷过来和山椿拉着手,左看右看端详着山椿。
“呵呵,啥年轻哦,老了,都四十了。我到了你老这年岁,怕是比不得你老的精神哦。”山椿说的到是实话,我们这一代人和老一代比起来,在身体硬朗上怕是要差一些的。
“啥精神不精神的哟,农村人嘛,一辈子劳累的命,天天做着农活儿,啥事都没有。如果清清静静的耍上几天,浑身不自在,害病一样。”大爷到是说的实话,七十来岁的人了,还天天风里雨里的干着活儿。
“看来生命在于运动,不能停歇。”樊韵也是看贯了农村人一生劳作到老,七十多八十岁的老人上山干活是常有的事儿。
“龙家妈呢,大爷。”山椿心中想着龙妈是不是到哪家串门去了。
“哦,淑妹子接到北京去了。”大爷大声地说,好象他们龙家有人在北京自己脸上也很有光彩。
“前次龙姐和我通电话时说,龙妈不愿意去的吗?”山椿想起前次电话里龙姐还在为老妈不愿意去北京而烦恼,怎么一下子就去了呢。
“龙家嫂子到是一直都不愿意去的。可一个人生活在这乡下,年轻人又不放心,人老了,那里没有过三病两痛的呢。她要是不去北京,淑妹子就得回来看照她。人家生意那么大,也那么忙,还要照顾娃娃,也是离不开。我们大家都劝龙家嫂子,为了淑妹子,还是去嘛。过后她想通了,也可能是没办法吧,就答应去了。小汪就回来把她接去了。”龙大爷说的也是一个事实,年轻人要在城市里打拚,忙自己的事业,无法分身来照看日渐老去的老人。而老人们故土难离,不愿离开自己的家,这矛盾很不好调和。
“龙妈去了怕也是住不惯吧。”山椿轻声地说。
“那是肯定住不惯的,要是住得惯,前些年去了北京就不会回来了。这些年岁数逐渐大了,不去不行了,走的时候还是眼泪婆娑的。还说,去住一段,还是要回来的。”大爷的话让山椿想起自己的妈,一跟自己在这小县城住了十多年了,还是忘不了老家,还天天念叨着要回老家去生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