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老Q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6章 巾帼须眉各有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重庆老Q,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过呢,“公车司机”的工作虽然要谨言慎行、小心应对,尽量做个聋子,当个哑巴,努力将自己完全地隐藏在驾驶位上,成为一个透明人,这不免会让人感到无比的压抑和憋闷。
但是,他们这个工作职位却是油水极为丰厚,除了可以接近大人物,假借他们的权势,对外面狐假虎威为自己解决许多麻烦外,还能时不时地会得到贵客的赏赐,少则两三块钱,多则十几块钱,一个月下来比月饷还要高。
更有甚至,遇到一些豪爽的外藩王公或者国王之类的贵人,直接赏你一颗宝石或者大把金币,那就能立时发一笔横财。
所以,不论是政府“公车”,还是市面上跑营运的私人马车,最喜欢拉载外国客人,尤其是那些有钱的主。
虽然没见过世面,但架不住人家为了撑脸面,会表现出异常豪横的样子来获得你的赞赏和感激。
嗯,人傻,钱多,好糊弄!
不过,说实话,近十几年来,随着大量的外国有钱人涌入建业,着实推高了当地的物价,不仅住房和土地的价格较二十多年前足足涨了三四倍倍,就连城内的餐饮、娱乐、住宿等消费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这也难怪,谁让建业是汉洲本土的北方门户呢?
那些涌入到我们齐国的外国人,不论是有钱的商人,还是跑来讨生活的移民,第一站往往都会选择在建业。
建业,是我们齐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工厂林立、商社众多,发财的机会肯定比其他乡下地区要多得多。
没错,在建业人看来,全国其他地方都是乡下。
即使自诩为国内第二城的大兴(今布里斯班市)和首都长安,那也不过是一个稍微热闹的“大农村”。
想当年,我们建业以一城之力,就建立起帝国最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并贡献了全国九成以上的财政收入时,大兴和长安还只是一片荒芜的林地和草甸子。
况且,我们建业城也曾做过帝国的都城,而且还历时近四十年(齐国于1670年开始迁都,1674年方才完成迁都工作)。
即使现在丧失了帝国政治中心的地位,但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建业仍旧是汉洲北部乃至整个南洋地区最为核心的区域中心。
“这里是一座女子学校吗?”
马车经过一处街口时,从旁边一栋独立的四层大厦里涌出许多青春靓丽的女子。她们身侧挎着布包,迈着轻快的步伐,三五成群地穿过街道,一时间吸引了街上无数人的目光。
“回大人话。”车夫轻轻地勒了勒缰绳,将马车的速度稍稍慢了下来,然后微微侧了侧头,恭敬地答道:“这里并不是女校,而是一所电报培训学校。”
“哦,电报培训学校?招收的学员均为女子吗?”
“是的,大人。随着电报线路的延伸,全国各地,包括诸多海外领地都相继建起了电报站。所以,这电报员的需求数量也是极大的。为此,政府办了许多电报培训学校,为各个地方培养专业的电报员。因为,电报员这个工作轻巧省力,而且还要求仔细认真,对女子而言是最为合适的。故而,招收的学员也皆以女子为主。”
“甚好。”潘广峰点了点头,“想不到因为电报的兴起,给国内女子又创造了一个新的工作机会。”
“谁说不是呀!”那车夫笑着附和道:“听说,这电报员的月饷还挺高,一个月差不多可以拿十二三块钱呢!嘿,这都赶得上厂子里的一名熟练工人的工资了。这家里要有一个女人能做电报员的话,可就顶大梁了!”
“想想也是,世界上各个国家唯有我们齐国的女子可以赚取如此高的薪饷,就如同男子一般养家糊口,改善一家老小的生活水平。”潘广峰喟然一叹,“这对我们国家和民众而言,实为两利之局,不仅更为充分地调动国内人力资源,也能有效地提升普通百姓之家的收入水平。嗯,此乃大善!”
这个时期,要论哪个国家的妇女地位最高,以及男女之间的权利相对较为平等,那就非齐国妇女莫属。
早在齐国刚刚建国时期,囿于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不仅男人和土著苦力被当做牲口一般使用,就连那些柔弱的女子也被充分利用起来,做一切力所能及的诸多事务。
耕田种地、放牧养鸡、砍柴劈木、针线纺织,甚至建房筑城、工厂做工,除了特别笨重干不动的活计,几乎所有的建设工作都有女人全程参与。
待齐国发展数年,人口慢慢增长至数十万之众时,为了照顾怜惜女子,并使其更好的繁衍生息,女人逐渐从部分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艰苦环境下的工作中退出,转而从事纺织、印染、服装、皮革、食品生产等轻工业产业,以及大量的辅助和服务性质的工作。
后来,教育、医护、卫生、内勤、家政、餐饮、财务、社会保障等诸多行业的工作机会也陆续向女子开放,使得齐国妇女参与社会化分工的比重逐年增加。
更为难得的是,太祖时期还借鉴吸收《宋刑统》,规定女子在特定情况下,拥有与男子同等的家庭财产继承权,甚至出嫁女亦有继承父祖田产权利,极大地保障了齐国妇女权益,也间接提高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
在经过数十年汹涌的大工业化生产推动下,齐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而巨大的发展,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已在某种程度上动摇和瓦解了数千年来传统宗法等级制度,女性权利意识也在逐渐增强。
“在家从父,嫁人从夫,夫死从子”这种古老而传统的封建伦理制度,在新生的帝国境内已然名存实亡。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