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闲得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七十三章:包您满意,一九八一年,实在闲得疼,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秦淑洁熟悉国内的组织架构,熟悉三水县,当然知道三水县谁当家。
何必经过传声筒呢!不管跟谁谈,最后拍板的还是书记和县长。
县长是亲姐夫肯定要避嫌,她当然直接跟秦昆仑联系。
宋解放和秦淑洁是亲戚关系肯定是瞒不住的,也没有必要隐瞒,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宋解放早就在常委会上公开承认了。
没有人说废话、说闲话,原因很简单,“华美风”早在姜晓娟任上就合资成功了,跟宋解放无关。
那时是一九八五年春天,秦淑洁拉来了一百一十六万美金的外资,“华美风”合资成功,成为了扬州地区第一家中美合资企业。
秦淑洁主动拉外商来三水县投资,县里的领导们都认为是前任书记沈建华的缘故。
然秦淑洁这位资方代理人貌似对三水县情有独钟,两年后又拉来三百万美金的港资办成了“三汇集团”。
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罐装生产线,有黄瀚经过多次品尝决定的口味,有猪肉含量不低于三成的良心配方,“三汇”火腿肠的品质顶呱呱。
如今“三汇集团”营销形势喜人,今年有望实现营收五千万,明年目标是保八千万争取一个亿。
“三汇集团”虽然是港商控股,但是三水县政府和食品公司共同占股百分之四十二,根本不吃亏。
三水县的领导干部是骄傲的,因为自从一九八一年开始,三水县的经济增长率就没低于过百分之二十五。
但是他们开始惊叹秦淑洁的能力,自愧不如。
第一次谈合资成立“华美风”,秦淑洁拉来外资一百多万美金不控股,占股百分之四十六。
第二次就就不一样了,投资额高达三百万美金成立“三汇集团”,占股百分之五十八直接控股了。
这段时间更加了不得,一开口就是准备投资几千万美金的设备,目标是整合三水县七家规模最大的纺织类工厂。
这怎么解释?秦淑洁为何不把外商、港商拉去沈建华以前任职的苏州?那里紧靠沪城发展空间更加大。
或者直接去沈建华现在任职的沪城不好吗?
原本太多干部不能理解秦女士为何独独瞧上了三水县?现在都自动脑补了,有可能是因为宋解放来三水县当县长的缘故。
都是缘分啊!三水县好像跟这位秦女士特别有缘。
书记姐夫刚刚升迁调走没几年,又来一个姐夫当县长。
小姨子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帮姐夫,这理由说得通,绝大多数干部都释然。
一时间秦淑洁跟三水县的故事简直成为了奇闻趣事。
为此宋解放还经常被上级打趣,问他小姨子、大姨子究竟还有几个,在这招商引资的紧要关头千万不能浪费资源,要挖掘出全部潜力。
唉!宋解放只能仰天长叹,小姨子就这一个,大姨子也只有一个? 都跟三水县剪不断理还乱? 完全是赶巧了。
这时候的国情不同,提倡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鼓励干部、群众找海外关系谋求台商、港商来大陆投资。
再加上今年夏天,台湾方面解除了戒严? 跟大陆的关系大为改善,民间来往? 商务往来已经容易许多。
太多两岸离散家属开始了寻亲之路? 当然,介于经济水平的巨大悬殊,绝大多数是台湾人来大陆寻亲。
不是大陆人凉薄不注重亲情,而是贫穷限制了发泄感情。
因为以这时候国内人家的平均经济水平? 转道香港买飞机票跑海峡对岸待几天? 妥妥的倾家荡产都不够。
这几个月,三水县也找来了二十几家寻亲的台湾人,为此县里还专门成立了台胞、港澳侨胞接待办公室。
一开始,大陆方面总认为台胞比较有钱,三水县的领导也误以为真? 考虑是不是都能够说服他们为家乡投资。
后来接触多了才知道,绝大多数台胞也是拿工资过日子? 并不都是开公司、办厂的老板。
反正八七年来三水县探亲的二十几家台湾人中一个大老板都没有,但是他们确实比大陆亲戚们的经济条件好多了。
基本上都给大陆的亲戚送了大彩电、收录机、电冰箱等等家用电器。
台胞办的十几个干部全都是四零五零的以工代干? 他们满怀信心,想着能够谈成一家台资企业落户三水县经济开发区。
然事与愿违? 来三水县寻亲的台胞中居然没有一个是做老板的。
但是台胞办的工作人员锲而不舍? 他们热情介绍三水县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 希望这些台胞回去后能够帮着宣传。
三水县一直重视宣传,为此不但刊印了类似于《大众电影》的宣传画报,还用这几年的录像剪辑了一个小时的宣传录像带,命名《三水欢迎您》。
台胞们感受到了家乡人的热情,都表态会去后一定想方设法帮助宣传三水县。
他们不是随口应付,而是真心想为家乡拉来投资。
台胞们如此表态不仅仅是因为受到了热情接待,还因为这些天耳闻目睹,真心认为三水县发展得特别好,经济水平高,都快赶超台湾的普通县城了。
他们最喜欢的是三水县农副产品特别便宜,没有流氓恶势力,没有帮会组织,治安良好,比台湾的县城好多了。
苏南省毕竟当时的首都所在地,跟着败退的国民党跑去海峡对岸的人数不少。
三水县肯定不止二十几家。
于是乎,广播、电视里都开始宣传,让人民群众打消顾虑主动寻亲,哪怕是撤退前有血案的,政府都既往不咎。
啧啧!这完全是相逢一笑泯恩仇啊!
事不关己的人家仅仅是听听而已,但是不少有亲人在解放前失踪,自此了无音讯的心中燃起了希望。
宣传效果杠杠的,短短一个星期内,台胞办就接待了一百几十家主动上报家里谁谁谁,什么时候跟着国民党的军队走的。
有的记得番号,有的人家什么都记不得,也不能肯定亲人是不是死在战场上或者死在逃亡的路上。
一时间三水县形成了寻亲热!
这跟黄瀚的记忆别无二致,正是这一年,黄瀚家买了一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这时黄瀚已经工作了一年,家里的经济条件改善许多,即便如此也仅仅是买了一台二手货,花了二百三十块。
这还是沾台胞来三水县寻亲的光。
那是一个邻居家得到了台湾亲戚赠送的大彩电,家里的黑白电视机用不上了,黄瀚去讨价还价,给了人家二百三十块,把电视机抱了回来。
由此可见那时的黄瀚同样是傻的,有了钱首先想到的就是买电视机、自行车。
在寻亲热的那段时间,谈对象的一方为了加分,都会把家里有海外关系挂着嘴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