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二十八章 湖州见闻,拜师四目道长,东人,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四百二十八章湖州见闻
……
湖州城,北岳省所辖湖州府的府城所在,十几万人口集中在这座位于湖畔平原的大城中。
一身青袍的徐君明,手持青竹杖,腰挂黄皮葫芦,迈步而来。
缴纳了两纹钱的入城税,便随着人流进入了府城。
虽然周围贩夫走卒,车船店脚依旧繁华如昔,但看着挤满大街的乞丐,可以看出大永江河日下的政局。
“让开,让开…!”
伴随着衙役粗暴的驱赶,无数百姓被水火棍赶到一边,徐君明微微皱了皱眉,并没有出手,跟着退到了一边。
衙役清街后,大队的车马仪仗逶迤而来。
周围是鲜衣怒马的骑士护持。
旁边高举一杆大旗。
“靖南王府。”
“老丈,这靖南王是什么人?居然用十六抬的大轿出行,已经违了本朝太祖所定,王侯官轿不得超过十二人的祖制,难道他不怕皇上知道了降罪?”
说话的是个年轻书生,看他的样子,显然也是少年热血。
在他旁边身穿带补丁的粗布以上,头发花白的老汉,转过头审视片刻后。
“外乡来的吧?”
“在下赵松云,进京赶考路过此处。”
“怪不得不知道呢。告诉你吧,这靖南王乃是大永龙骧大将军,掌管北岳省二十万平南军,别说是违了祖制,就算是砍了湖州知府的脑袋,皇上也不会说什么。在这北岳省,靖南王刘志远就是‘这个’。”
老汉朝天空指了指。
“可恶,此人果真大胆。来日金銮殿试,我非要参他一本不可。”赵松云怒道。
徐君明看了他一眼,这赵松云身上官气稀疏,福禄淡薄,就算进京赶考,也到不了殿试这一步。
靖南王府的车驾过去后,衙役们也不再封街,尚算宽阔的街道再次恢复了繁华。
徐君明向前走了一段距离后,向右侧一拐,穿过几条巷子后,来到一处破旧的院子外面。
简单的打量了一下这座用夯实的土块垒砌,中间辅以稻草,堆叠而成的院墙,从旁边洞开的柴门走了进去。
院子里很简陋,但打扫的很干净,旁边几根晾衣绳上挂满了晾晒的草药。
一些衣衫褴褛的妇幼正在排队。
队伍尽头是一个身穿青衫,下颌留着短髯的大夫。
看得出,这大夫也不富裕,身上的青衫补丁摞补丁,即便完好的地方,也浆洗的有些发白。
不过尽管穿的残破,但这大夫身上却透着一股令人亲切、信任的气质。
温文尔雅,平和可亲。
此刻的他正给一位中年女子号脉。
看着女子的穿着,便知不是什么富贵人家。
“好了。”
“大夫,我的病能治吗?”女子关心道。
“能治。”
“真的?”
身穿青衫的大夫微笑着点了点头,起身从旁边的竹篓里拿了几包药,教到女子手中。
“这些药你拿回去,一天两次,饭后服用。吃完后再来找我拿。”
“诊金和药费…?”
“不需要诊金和药费。”
“多谢大夫,多谢大夫。”
女子千恩万谢的走了。
后面的人跟上,整整一个上午,来这里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几乎都是贫民和乞丐。
好不容易等到中午人少了,书生才拿出一个窝窝头,用热水泡了泡,就着咸菜对付着吃完午餐。
吃饭之余,手中仍然拿着一本‘伤寒杂病论’看个不停。
下午人少了很多。
一直忙碌到傍晚,才关门闭户。
晚饭跟午饭相比,只是多了一点野菜粥。
吃过晚饭后,书生先拿出纸笔,把今日看病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揣摩片刻收起后,珍而重之的从书橱中拿出一个木盒。
翻开后,解去外面一层油布,从里面拿出一本藏青色封皮的线装书本。
书生把书本放到桌上,轻柔的翻动着书页,轻声朗读着其中的内容。
可以看到一层乳白色的光辉,随着书生诵读,一点点强大起来。
“造化灵光。”
徐君明心道。
“他确实是一个修习造化道的好苗子,短短一年时间,在没有传授的情况下,就能在丹田形成造化法符,比我当初还要快了不少。”
温柔的声音从徐君明左侧传来。
徐君明微微点头,转过身,看着身畔身穿青色布裙,手持拐杖,丝巾包着秀发,左脸颊生着一块胎记的女子。
“看来你很看好他。”
“能够以一届凡躯,不畏艰险,治病救人,而且已经坚持了三年,这样的毅力,是绝多数人没有的。我相信,他能在百年内做完三十万件善功。”
徐君明微微点头。
“若是如此的话,你到是能多一位好弟子,我崇山一门也能多一位嫡传门人。”
女子认同的点了点头后,敛裙为礼。
“守心拜见恩师。”
“不必多礼,起来吧。”
看着自己这位许久不见的三弟子。
“不错,已经元婴圆满了。”
“这还要多谢恩师教导。”
摆了摆手。
“你我师徒就不必客套了。走吧,去你那里。”
脚步一迈,身影瞬间消失,再出现时,已然是一个周围栽种各种花卉,环境清幽的小院。
看了一眼院子中间果实累累的石榴树,目光一转。
旁边堂屋里一个扎着麻花辫,身穿小花衣,苹果脸大眼睛,大约八九岁的小姑娘,从里面跑了出来。
“师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