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依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八章:兵贵神速(求收藏),回到古代做皇帝,飘依雨,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韶在历史上本来就是一个善于分析之人,他根据陆承启给他提供的情报,断定契丹人肯定也在十五日左右能到达幽州城下。他原先是考过科举的,但没有中士,才转到禁军之中。所以对于兵书韬略,比较精通。再加上在皇家军校学习了一个多月,对于领兵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但战场上瞬息万变,王韶始终还是差了点经验,对于领军出征,他即是兴奋激动,又是忐忑不安。虽然陆承启对他很看重,愿意把禁军交付给他带领。可大顺朝一向对武人极为防备,若他打了败仗,损了陆承启的脸面,陆承启就算想要保他,朝中的大臣肯定也不愿意放过他。说不得还得进入刑部问罪,严重的话还会被贬官流放。
但此刻王韶刚刚年过三十,正是血气旺盛的时期,正是渴望建功立业时期。再加上眼瞅着禁军脱胎换骨,这个想法更加强烈了。
而禁军兵卒,在一个多月以来,被陆承启和皇家军校的军官们洗脑后,变得异常忠君爱国,恨不得立即上战场抛头颅,洒热血。当然,里面有陆承启改革抚恤制度的关系。陆承启明摆着把抚恤制度跟他们说了:“若负伤不能上阵者,朝廷负责安排他们另寻工作;若连工作都不能做的,朝廷负责他们养老;阵亡的,每户赐田五亩,小孩由朝廷抚养到十八岁,还包括上学读书。每月粮饷充足,杀敌多的不仅有晋升,还有钱银奖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哪怕没经过多少训练的兵卒,听到这种待遇,肯定也立马变成嗷嗷叫的强军,更何况通过严格纪律训练的禁军?
他们现在是巴不得立马到战场上建功立业,好封妻荫子,博一个好出身。哪怕身死,也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就更不怕死了。其实,禁军之中,大多数是孤儿。前朝的征兵政策就是有了灾荒,强壮流民就充入禁军之中,不少禁军都是这般出身,他们没有父母,也没有妻儿,打起仗来更是不要命。只是调教的时候,非常难。这些人大都是痞子,进入禁军之后,变成了兵痞。狄青和皇家军校军官们训练的时候,砍了不少不服从命令的兵痞的人头,他们才收敛起来。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已经初步形成了对命令无条件服从的反射了,因为在训练中,一不服从命令,轻则体罚,不能吃饭;重则掉脑袋,还没有抚恤。他们对军纪都吓怕了,自然不敢违抗命令了。再加上陆承启三天两头去做思想工作,他们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支有信仰,服从命令的职业军人了。
这不,王韶兼顾步兵的情况下,每日命令必须前进八十里,正所谓是“兵贵神速”,每日赶八十里路,还不能保证二十天内到达幽州城。
换了以往,这样的命令,军营里面早就闹开了锅。可现在,王韶发现,这些兵痞似乎都变了,变得沉默寡言,身上带有一股说不出道不明的气质,对这样的命令也不抵抗,坚决服从。王韶在心中感慨道:“皇家军校的训练,果然非同一般。有了这般军队,何愁不能建功立业?”
而这边陆承启,自从送别了禁军,回到皇宫之中,却每日不思茶饭,眼睛一刻都离不开幽州地图。这个时代的地图,并没有方向可言,也没有精确的比例尺,只能按照经验看个大概。
陆承启用后世的记忆,大概知道长安离幽州有两千多里路,若是按照古代行军,每日五十里,起码要走一个半月。这还是在天气好的情况下行军才有的行军速度。
按照这样的行军速度,去到幽州城下,恐怕连契丹人的影子都见不到。陆承启心中算了算,觉得十分不安。虽然幽州城高墙厚,粮草、兵员充足,能守得住一年半载。可战场瞬息万变,谁能保证得了幽州城一定不会失守?王韶虽然有能力,可军队行军的速度,非人为能控制得了的,他能赶得上幽州大战吗?
其实陆承启算少了一样关键的东西,那就是官道。陆承启曾下令户部,要把重要的已经年久失修的官道、驿道重新修一遍,拿碎石填路。虽然不能很好的解决全国道路问题,可总归对调兵是有点用处的。更何况以工代赈,黄河沿岸的官道,在监察司的监察下,修得异常畅通。再加上长安到幽州,是一条关乎大顺生命线的道路,户部尚书林镇中不敢怠慢,着令下面的户部官员,要严格修缮。
在有钱财的支持下,原本的黄泥路,变成了铺了碎石的黄泥路。虽然本质没有变,可到了雨天,也不算是寸步难行了。这样一来,总算是加快了行军速度。
再加上皇家军校的军官们极其注重锻炼禁军的体能,常常体罚他们绕着大营跑步,其实也是把自己受过的苦难转嫁到自己带的兵身上罢了。结果便是,营养充足的禁军,在有效的锻炼下,体能增长很快,一日行军百里,也算不得什么。
古人对里程没有多少概念,王韶一味赶路,在有辎重粮草的情况下,居然能日行百里,也算是创造了行军先河。虽然这个速度在现在看来没什么,但古代出门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这个速度已经十分了不起了。
要知道,这一万大军不只有一万战兵,还有数量众多的辅兵,接近万人。禁军虽然号称有十万,其实真正在大营的人数,超过二十万,皆因辅兵占去一半有多。辅兵虽然不是战兵,亦能上场打仗。他们的本职工作,是运送粮草辎重,负责救治伤兵和后勤。说白了就是二线部队,一线退下来后,二线部队就要上了。
在辅兵的拖累下,还能日行百里,训练有方已经不能说明问题了,只能说这的确是一支强军,就连辅兵也接受过正规的训练,没有拖后腿。他们对训练并没有叫苦,倒是晚上学习识字,起码每人要学会自己的名字,才叫苦不迭。皇家军校的军官们,也是这般熬过来的。陆承启认为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不算强军。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这禁军里面,已经没有多少人不识字了。
其实这两万多人是禁军真正的精锐,不知道有多少禁军看到他们被选出来上战场,眼睛里面写满了羡慕。他们也想有建功立业的机会,暗地里把这些出征禁军当做了目标。有了目标,余下的禁军训练更加勤奋了,只为了早日能上战场,立军功,封妻荫子!
不知什么时候,禁军已经蜕变成一支接近现代军队的强军,这也真是陆承启希望看到的。
到底有多强?那就让敌人来检验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