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8章 提携,一世富贵,安化军,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想了一会,徐平道:“算学和农事的书其实也有不少,我在京城的时候,便就编过好几本。当时算学主要是教三司的官吏,有些不实用,过几天闲下来找几个人重新编过。农事的那几本都还合适,算了,由转运使司重新印了颁下去吧。”
“云行在三司,算学我知之不多,农事却着实做了不少实事。你的那几本我也都看过来了,叙事清楚,简单明白,也很实用,确实适合让村学去教。”
徐平笑道:“我们同年进士,说起文章辞藻我是远远比不上你们几个的,就强在种地上了。你们写锦绣文章,我写种地养马,咱们是各展所长。”
不管怎么学,骈四骊的文风徐平都学不到精髓,在文章上就相形见绌。欧阳修等人提倡的古文其实更适合徐平,只是这个时候还没有形成风气,官面文章也用不上,只能断了词臣这一条上进之路的念想。再者说了,古文要想写得好,也要先把辞藻华丽的时文学精通,而后返璞归真。想跳过这一步,读起来总是不对味道的。
王尧臣作为状元,文辞温丽,典故精通,不是徐平这种半吊子可以比的。
说几句闲话,王尧臣又道:“损之也是我们同年,这一任汜水知县做得着实不错,等到任满,可以帮一帮他。你做着一路漕宪,提拔他做个通判总是能办到。”
“嗯,京西路知县里,损之考评确实可算优等。只是直接升通判只怕会惹人闲话,等到任满选一处合适的州军,先做一任签判吧,本路也有几个没有通判的州军。”
王尧臣点了点头:“如此最好。”
按照任官资历,两任知县就可以升通判,但做官的有几个能够一步不停地升上去?真正做两任知县就升通判的少之又少,除非是进士甲科,要么就是朝里有人提拔,不然在知县、录事参军、判官这几个职位上转来转去,不知道要多少年。
签判就是判官,因为本官是京官而不是选人,差遣的正式名称是签书判官厅公事,跟京官任录事参军时称知录事参军事一个意思,职责并没有任何不同,只是任职的官员本官不一样而已。通判不是每一个州军都有的,小地方不设,由判官代理。张大有因为是进士乙科,升通判不能服众,先做一任代理通判的签判再升上去就顺理成章了。
通判是州级长官,做到这一步是个大台阶,用徐平前世的话来说,从此以后就是地市级的领导了。这也就是徐平的同年,给他这样一个机会,不然他还不知道要等到哪年。
同年进士在官场上就是兄弟,自己人,免不了相互扶持。徐平是天圣五年进士里官做得最大的,到了提携自己同年的时候。把这些人提起来,自己便就有了牢固的根基,官场上讲人脉,没有自己人支持宰相也做不稳。
(备注:历史上的天圣五年进士明面上不结党,但私下里很抱团,身登两府的人数也是各届进士之最,是一股不小的政治势力。当然,历史上这一届进士的核心是韩琦和文彦博,加上吴育赵概这些人,相互还有姻亲关系,现在的核心当然是主角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