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罗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9章 希特勒新政 十,崛起之第三帝国,大罗罗,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diǎn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diǎn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如果摊开历史上1941年6月的欧洲形势图看一下,任谁都会觉得阿道夫.希特勒干成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除了英国、瑞士、瑞典、葡萄牙、苏联和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之外,整个欧洲都已经成为以德国为首的轴心国同盟的势力范围,或者处于德国、意大利的直接统治下,或者由服从德国或非常亲德的政治力量统治。
这可是1940年代的世界,不是大部分欧洲国家已经去工业化的21世纪。这些服从于阿道夫.希特勒的国家的工业实力加在一起,恐怕比起那个号称民主兵工厂的美国还要更加强大一些。而且这些欧洲国家的人口总和,肯定也远超过美国。也就是说,此刻的阿道夫.希特勒掌握了比美国更加庞大的生产能力(至少是不相上下)和人口。但是这些生产能力和人口,却没有在二战中发挥出应有的力量。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当然有许多,但是有一diǎn是可以确定的,就是希特勒政权在制定征服世界的计划时,并没有将最大限度发挥出欧洲的生产力和人力当成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
而在赫斯曼看来,德国想要取胜的关键因素就是两个,除了处理好和苏联的关系之外,就在于最大程度发挥出一个德国领导下的欧洲的战斗力——因为这并不是德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战争,而是德国领导的欧洲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所以整合和发挥出整个欧洲的战斗力,应该是德国需要花大力气去研究和布局的。
而为了在1941年、1942年顺利整合欧洲,在1931年就必须开始准备和布局了。
这一次赫斯曼和希特勒一起前往日内瓦参加国际裁军会议,就是在为1941年和1942年布局。
“总理。现在的大萧条,20年代初的大通胀,还有10年后可能发生的世界大战的目的都只有一个……”
赫∵dǐng∵diǎn∵小∵说,.2√3.o↓< s="arn:2p 0 2p 0"><srp p="/aasrp">s_();</srp></>斯曼在火车驶入瑞士境内的时候,又在向阿道夫.希特勒灌输货币战争的理念了,“就是争夺世界货币的发行权,谁取得了世界货币的发行权。谁就统治了世界!”
参加国际裁军会议对如今的德国而言,不过是个态度问题,即便达成什么协议,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也是一纸空文——失业和需求低迷才是包括德国在内所有国家需要面对的最大难题。而裁军只会扩大失业队伍,减少对武器装备的需求,从而让经济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所以在这次的日内瓦会议上,我们应该将裁军问题和经济问题、货币问题联系起来。”赫斯曼在轻轻晃动的火车车厢里一边来回走动活动筋骨,一边和希特勒讨论德国在日内瓦会议上的战略。
将要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裁军会议并不是赫斯曼的蝴蝶效应整出来的,而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有的。是英国的那个“圣母工党政府”的政策。麦克唐纳首相和他的大部分阁僚都认为削减军费开支以保持财政平衡是缓解大萧条的药方——实际上在大萧条的那几年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政府都是这么认为的,削减开支而不是创造需求,成了各国政府的第一选择。
而德国希特勒政府发行“创造就业汇票”的行为,绝对能用离经叛道来形容。因此马克也就成了普遍被市场看空的一种货币,如果不是纳粹党上台后,德国的犹太金融权贵都遭了殃——他们大概占据了德国40%到50%的银行业份额——这会儿马克汇率一定已经跌得不像话了。
可希特勒政府有办法控制国内的金融,但管不了德国境外。特别是英法两国,他们正在采取打击德国经济的政策——英国人因为德国修订《银行法》。违反了《凯恩斯计划》的相关规定而冻结了德国的1.8亿英镑外储。而法国则停止接收来自德国的煤炭(赔偿品),同时向英国提出了用德国的外汇储备抵偿部分德国应付赔款的要求。
很明显,英法两国内部现在都有一股想要制造第二次马克大崩溃的势力。只是由于纳粹党-容克集团已经在德国确立了相当有力的统治,才让这股势力的谋划暂时没有得逞。
“我们应该将经济问题归咎于需求不足,”赫斯曼说,“所以创造需求就是解决大萧条的方法……这是我们在过去一直强调的。我们应该争取英法两国一起参与到创造需求。拯救欧洲的行动中来。”
“可我们有必要去为英法的经济操心吗?”希特勒用幸灾乐祸的语气说,“我很乐意看到他们崩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