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波倚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87?焦头烂额叶尔羌,横明,临波倚浪,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奇台厄鲁特军队的缺点是他们古老没有变化的阵营,直接导致面对明军的先进打法全面落后,刚一接触便是兵败如山倒。
但是么,事情总有两面性,虽说战败和阵形有关,却不是决定因素,此时的战阵却救了一命。
他们的好处也正是古老的队形,相对疏散的阵形,让其在逃跑的时候更具有优势。
两军对垒的地方又是一马平川的地势,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更加方便转进。
八千厄鲁特人,战死不过两三成,剩下的几乎是四散而逃。
卢象升看着逃散的厄鲁特人,知道他再也没有机会抓到那些人了。
谁都不是傻子,明军如此强横的火力,要是厄鲁特人还敢过来,那肯定是脑子有问题。
他在不在乎对方有多厉害,人马有多少,在明军的先进并且和打法面前。
厄鲁特落后的作战方式,来多少人也只能是送多少人!
果不其然,第二天探马来报,奇台以北两百里范围内,一个厄鲁特人都没有。
他们放弃辛苦占领的城池,直接回到北边。
那里就是曾经厄鲁特的控制边境。
若是按照朝廷的作战计划,占据一条通往西边的通路,将厄鲁特人赶到北方,大军的作战目标也就完成。
可是李怀信和朱国祯都没有打算停下来,他们的目标可不是简单的将厄鲁特驱赶回去。
按照朱国祯和泰昌的秘密对话,如果可能,在获得西北产棉地之后,继续扩大地盘。
盛唐强汉的地盘,没有人会嫌小。
以前是因为没钱打理,拿到手也都是赔钱货。
但是朝廷近几年干的事情说明,只要是土地,早晚都能派上用场。
以前在不知道辽东以北还有上好的土地,现在开垦出来以后,短期内产出的粮食将追上北方几个产粮重地。
或许他们现在目标仅仅是种棉花,谁知道将来会不会有别的东西,能在西北荒凉的土地上种植呢?
若是可能的话,到时候再去抢,还不知道明军是否还有那个能力和水平。
泰昌不喜欢将事情寄托在后人身上,自己能干的事情,他就想办法完成,争取给后人有一个更加轻松的环境。
随着庭州这个地名重新出现在西域,也就意味着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统治又回来了。
盛唐以后的七百年,汉家旗帜又飘在西域的天空。
叶尔羌军队一退再退。
只有他们跟明军硬碰硬的拼过,知道其战力已经远远超脱同时代的军队。
现在要做的,是赶紧给自己找好出路。
按照明军的架势,他们怕不是要占据整个西域。
叶尔羌想在此没有了生存空间,他们要么向南进入高原,和藏区战斗。
要么就是翻阅雪山,去往西边,那里据说气候适宜。
阿布都不想走,但是他不走也没有其他选择。
热依木好歹还收到了大明给他们的选择,而对叶尔羌来说,连选择都没有,根本不给他们任何想要做点什么的机会。
喀什葛尔,阿布都带着残兵败将在舔舐伤口。
他麾下的将军们根本就不敢提明军的事情。
此前有人扬言要为死去的袍泽们报仇,第二天,那人的人头就出现在辕门之上。
也有人说要投靠明军,匍匐在中央帝国的脚下没有什么不好的,还能得到明军的庇佑。
第三天,那人的人头也出现在辕门之上。
叶尔羌的将军和官员们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反抗会杀头,投降也要杀头,人们该怎么办?
好在此时明军还没有南下的倾向,按照此时叶尔羌军队的情况,明军只需要一鼓作气就能将几万叶尔羌大军彻底击败。
纵横西域几百年的叶尔羌汗国,只怕就要作古。
人心惶惶之下,大量的贵族和士兵选择逃亡。
和吐鲁番有世仇的那些人,一般户选择去往藏区。
而和吐鲁番有渊源的那些人,基本都会选择北去,他们要在大明治下,开启崭新的生活。
与国王和贵族们的意志比起来,自己的生活更加重要。
大明在吐鲁番的政策,他们了解过,实在是优惠的很。
如果那样都不做选择的话,除非是傻子。
至于归属的问题,那根本就不是问题。
毕竟从汉唐开始,西域就是汉家的地盘,现在他们继续投靠大明,不过是恢复过去的秩序而已。
阿布都也想过各种办法,最后很无奈的发现,他根本就无法驾驭所谓的子民。
那些人以前不过是因为害怕他的大军,所以不敢怎样。
那时候,吐鲁番王国不是他的对手,高原上的藏区也不会下来。
叶尔羌辖区内的居民别无选择,现在有了明军,人们自然会用脚站队。
甚至于一些去抓回逃跑百姓的军队,也化整为零的投效到北面。
如此下去,不需要多久,只怕他阿布都就会成为光杆司令。
吐鲁番的局面,好到李怀信和朱国祯都不敢相信的局面。
他们此前以为,百姓肯定会抱团反抗。
谁知道大军来到以后,百姓们更愿意和明军亲近。
当然或许因为商队都在明军军营附近展开贸易,但是至少说明,他们并不害怕大军。
如果是从心底害怕,那些人根本就不可能在此地买卖东西。
他们根本不担心自己的钱财或者是东西被明军拿走,因为无论是明军或者是商队,手里的东西都要好的多。
他们来此的目的,更像是——扶贫?
以前哈密的商人去陕甘贸易,买到的粮食价格都比在此地贵上不少。
现在倒好,大明商队将东西都送过来,价格却比在陕甘更便宜,这让人怎么能不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