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笑半步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4章:隐士不好当,美梦设计师,含笑半步仙,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仅仅一个星期,叶超就受不了只吃野果、饮山泉的日子了。

野果味道是不错,山泉也比矿泉水要甘甜得多,但是,天天吃斋可不是好受的。

叶超是魔头,不是苦修士,没说的,想不离山也可以,去吃野味吧。

结果山上的野兔、野鹿、野山羊就遭殃了,只要是离得近的,都被叶超给弄到一个山洞内给烤了。

三天过后,叶超就决定要下山一趟了,隐士不是那么好当的,烤野味没有盐巴没有配料,也是食之无味。

他是有钱,可是,山里花不出去。

这个地方还不错,叶超下山不是要离开,而是去购物。

他要买回一些生活必需品,衣服几套足矣,但是一些调料还是要买的,为了自己能吃得好一点。另外,有肉无酒,人生一大憾事,还有,有酒无花生米也是人生一大憾事——这是酒鬼说的。

又香又脆的花生米,可是酒鬼们的最爱。

现代的食品处理和保存技术,可以让酒鬼们不用炒也可以随时吃和上熟食花生米,叶超买了两个大包一个背包,装了买来的东西之后,重新上了山。

他在偏僻的地方,找了个山洞,暂时就在那么过起了隐士一般的生活了。

说到隐士,不得不说起道家。

历史上的隐士一般都是道家人物,而道家代表人物也往往是隐士,比如,许由、巢父、列子、庄子、鬼谷子、张良、黄石公、邓禹、诸葛亮、刘伯温、水镜先生、徐茂公、苗训、陈抟、河上丈人、陶渊明等等。

当然,还有很多没有留下著作的隐士,这是因为战乱以致于我们无法了解他们。他们跟庄子一样,崇尚自然无为的人生态度,选择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生活方式。

真隐士的人格特点是寻求诗意的栖居,是人性的一种回归,是对仕隐情结的一种解脱。

如老子出关归隐,孔子周游列国累了,便说沂水春风“吾与点”,庄子看惯了大小诸侯尔虞我诈,便要到自然中去逍遥;陶渊明在仕途上倦了,便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而假隐士的社会角色是官迷、财迷、名誉迷。

安贫乐道,就是隐士高洁人格的最重要的特征。

例如,东晋大隐士陶渊明在穷困潦倒时,就唱:先师有立训,忧道不忧贫,贫富常交战,道胜五成颜。

隐士从来都是贫困的,但其精神却是富有的。

有了做人的精神,你便有了做人的骨头。

说起中国的隐士,似乎陶渊明当排第一,就像元曲里说的:“……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阮瑀就连一向看不起隐士的鲁迅先生也说“陶渊明先生是我们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

但我却不以为然。

陶翁二十多岁时开始出仕,之后时仕时隐,隐隐仕仕,且做的都是些小官。四十一岁(按当时年龄计算已经算是老年了)时还出任彭泽县的县令,想想还是不爽,于是谢任,自此彻底归隐田园。

做官做到老年才归隐,能算得上第一隐士吗?

陶翁有如此美名,皆源于他那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

《归去来辞》真的是太有名了。

另一位有些名气的隐士是宋代的林逋。

林先生倒是未曾做过官,当然他是不屑做官,一个人在杭州的小孤山上种梅养鹤。

揽清风赏明月,宠“梅妻”护“鹤子”,水清浅处疏影横斜,月黄昏时暗香浮动。观庭前花开花落,看天外云卷云舒,活脱脱一个神仙。

只可惜他隐的不是地方,隐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杭州,能隐得住吗?越隐名气越大,越隐拜访的人越多,最后连皇帝都知道了他,在他死后,赠给他个谥号“和靖先生”。

试想,有哪个隐士能像林先生“隐”得这样轰动?

隐士大都先仕而后隐,不然百姓一个,已落至尘埃,何须去隐?但凡做隐士的男人当初没有不想“仕”的,因为“仕”在当时是体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想当年姜老太公,七八十了还没有放弃这个追求,天天提溜个渔杆到渭水边琢磨事。

还别说,姜太公最终还真“钓”出了一番功名,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也成为了千古佳话。

还有一位,也是隐不住的——唐代山水诗派的大腕孟浩然。

他刚出道时很清高,就想一生做个“隐士”,漫游江河,放情山水。但隐着隐着隐不住了……

三十六岁时到洛阳求仕,“居三年无所得”。四十岁时,到长安应试,“考试落第,继续谋求仕进”。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临洞庭》是他献给张九龄的一首“入仕”的“敲门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相关阅读More+

唐心颜墨迟尉

糖果淼淼

归档之金融才子

梦想上的猪

邪神竟是我自己!

吴杰超

三国之袁家逆子

紫色蔷薇

官场二十年

换位人生

魔圣剑心

光暗梦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