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林森444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七二章 合纵(上),战国征途,木林森444,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只有楚国在与秦国的对抗当中,只有吃亏的,还从来没有占过一点便易,被秦国打得三易都城,东迁千余里,将楚国的发祥之地都丢了,就连国君楚怀王都被秦国所骗,自投罗网,客死在异乡,因此楚国人对秦国的仇恨,可真不是一点半点,和后世的巴以之仇,也不呈多让。在另一时空里,楚国被秦国所灭之后,还喊出一句“楚虽三户,灭秦必楚” 的口号。
尽管在楚国也有不少亲秦的权贵世族,如昭、屈、景三族都主张和秦国交好,但却不敢明名张胆的提出来,因此与代郡联盟抗秦的事情,至少在表面上无人敢反对,在几年以前,亲秦的昭、屈、景三族只能以代郡势力,与楚齐联合,是欲借楚齐之力抗秦自保,并非为楚之利为由,反对和代郡结盟。
但经过大梁之战、代秦之战以后,证实代郡完全俱备抵抗秦国的实力,这一来昭、屈、景三族也就没有足够的理由劝阻楚王负当,拒绝组成三国同盟。再加上项氏一族的极力促成,因此淳于博和张良做为代郡的代表,来到楚国之后,也受到了楚王负当的热烈接待。
不过提到将同盟上升到合纵,共同出兵进攻秦国时,楚王负当还是有一点犹豫,他到不是反对出兵攻秦,毕竟楚王负当也希望能够收复楚国的旧都,中兴楚国。不过合纵伐秦,也是一件大事,历次合纵伐秦,楚国都颇为积极的参与,一度还担任了合纵长。但合纵攻秦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就是因为参与合纵的各国各怀鬼胎,还有的扯后腿,楚国当了合纵长不仅没捞到什么好处,反而还吃了不少亏,不仅要担付大量的军费,还遭遇秦国的强烈报复。直到信陵君出世,组织了两次合纵伐秦,才取得胜利。不过那二次都是信陵君的个人威望和能力,并沒楚国什么事。
因此楚王负当对于再次组成合纵伐秦,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主要是怕再吃亏,毕竟现在的楚国可经不起拆腾了。而昭、屈、景三族则是以齐国还没有同意加入合纵为由,力劝楚王负当不要轻易决定。
当然,这样的意见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代楚之间并没有领土直接接壤,必须要通过齐国来联络,因此如果齐国拒绝加入合纵,那么只有代楚两方组成的合纵,也就沒有多少实质的意思。
于是楚王负当招见代齐两国的使臣,表示只要齐国同意加入合纵,那么楚国也愿加入,但如果齐国不表态或拒绝加入合纵,那么楚国也不会加入合纵。而对楚王负当的态度,一力促进三国同盟合纵的项氏对此也没有异议。而是建议楚王负当再向齐国派出使臣,力争促成齐国同意,组成合纵。
不过楚王负当对两国的使臣仍然十分礼遇,不仅以隆重的礼节代齐使臣离开楚国,同时还增送给他们许多礼物。
一行人又回到齐国的都城临淄,而就在这时,淳于博和张良收到了代郡的消息,得知高原打算称王,因此现在两人的任务是要让齐楚两国承认高原称王,而组成三国同盟合纵,只能先放一放。
于是淳于博和张良首先与楚国的使臣项栋商议,项栋对高原称王到没有反对意见,而且他认为高原早就应该称王了。同时也表示自己马上就回楚国去,说服楚王负当,向灵寿派出使者,庆贺高原称王。
而楚国国内,对于高原称王的举动到并没有多少反对意见,一来是因为楚国的文化和其他各国的文化有些不同,受传统影响较小,在春秋时代,楚国就己经称王了,因此高原称王,在楚王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妥;二来是现在楚国有求于高原,毕竟只有高原才有能力抵挡秦军,楚国可不想在这些虚礼方面得罪高原。
楚王负当立刻决定,派项栋、项梁兄弟为使臣,携带着国书,组织使团,出使灵寿,庆贺高原称王,并且还准备了大量贵重的礼物。另外还命令楚国的附庸小国都派出使者,随楚国的使团一起出行。
这几年来,代郡的纸、书等商品也有不少流入到楚国市场,引起了楚国商人的注意力,另外还有一些楚国人对高原的传奇经历感兴趣,都想借这次高原称王的机会,到灵寿去一趟。因此有不少楚国的世族豪强都要求加入使团,到灵寿观礼。
不过举行这些称王、即位的仪式大典,到场的人观礼的人当然是越多越好,因此项栋、项梁兄弟也没有拒绝,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组成了一个超过千人的庞大使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