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纪念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七章 凉茶妹妹,重生铸梦,银色纪念币,番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泽君没祸害表妹,可表妹却火了。
还珠格格第三部炒冷饭,剧情垃圾,人物表扬浮夸近乎舞台剧,狄龙已老,小燕子的大眼睛完全可以抠下来用两个玻璃珠子代替,整部片无一处可圈可点。
好吧,这不是赵泽君说的,剧评人的一致意见。
但垃圾片不代表收视率低,相反由于前两部的大热,还珠三又放在了暑假黄金档,在漫天遍野的骂声之中,收视率居然开门红,破了三,让人大跌眼镜,之后几天的收视率更是节节攀升,稳稳的坐在no1宝座之上。
剧评人痛心疾,难道我国已经进入了越骂越红烂片为王的时代?
电视剧收视率高,有机会看到广告的人自然就多。
出乎意料,一向被人诟病的电视插播广告,这次却反而过来压住了电视的风头,无论是口味挑剔的剧评人,还是普通观众,在炎炎夏日种看见这条清凉风格的宝芝林凉茶广告,都是眼前一亮,评价颇高。
被烂片承托对比之下,宝芝林广告居然成了一大亮点。
尤其是片中,骑着自行车,背着旅行包,扎着马尾在竹林中穿行的青春少女,让人印象深刻。
电视台做了个调查,从还珠三播出第三天开始,破天荒的,插播广告时间的收视人数,居然略微过了收看正剧的人数,让人大跌眼镜。
“中国电视剧的耻辱时刻!”一片来自国内著名剧评人的评论文章在网上流传开。
大概意思就是说,在各种类型的影视制作中,短片类型的广告要求是排行最末的,技术难度低,投资少,而电视剧则仅次于电影……简单来说,电视剧的血统比广告要天然高贵出几个等级。
可是现在呢,一部有着众多明星加盟,制作费用惊人的年度巨制,号称代表了国内电视剧一流水准的电视剧,经过实践检验,无论在水平还是受欢迎程度上,居然被广告比下去了,简直就是国内影视剧历史上耻辱的一页。就好比富家千金相亲,人家却看上了小姐身边的丫鬟,这无异于狠狠的扇了这位小姐一巴掌,全盘否定了这位小姐从小受到的教育培养。
痛斥国内影视剧粗制滥造,创作人员缺乏专业素养,进而谈到整个市场浮躁对创作的伤害,最后还不忘加了一句‘大概整部还珠格格三,唯一让人欣慰的,就是这条插播广告片,证明了还有那么一小撮人在用心创作。’
普通观众对于还珠三的褒贬不一,但对这条广告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
清脆的竹林,景色优美,主题曲背景音乐轻松活泼,朗朗上口,片中的那个女主角青春靓丽,宛如邻家小妹。
网络上,不知道是谁给周娜起了一个外号:凉茶妹妹。
国内最大的论坛狗扑中,出现了一条‘哥散尽家财求此女信息’的帖子,里面贴上了凉茶妹妹在教室里,捧着一罐凉茶露出清新笑容的照片,之后还附带了一封求爱信。
很快的,各个论坛网站里,有更多的用户爆出了凉茶妹妹的信息。
“凉茶妹妹大揭秘:沪市人,苏南大学大二学生……”
“我和凉茶妹妹同班的日子”
“凉茶妹妹生活照”
……
各种各样关于凉茶妹妹的信息在网络上冒出来,一个出身普通家庭,青春活泼,喜欢健身和跳舞,热爱大自然的甜美清新的女大学生形象跃然纸上。
几张凉茶妹妹的照片在网上几乎已经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一张是最早凉茶妹妹在教室里,手里捧着一瓶普通饮料,对着镜头露出纯天然笑容。据说广告片的导演,也是在看到这张照片后,才选中了她作为女主角。
还有几张照片,有的是在健身房跳芭蕾,有的是穿着一身运动转,带着条大狼狗在晨跑。
邻家小妹的造型,广告片轰炸式宣传,还有平民出身,再配合网络的热议,种种因素,凉茶妹妹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成了大众情人,平民女神。
贴吧里出现了凉茶妹妹吧,关注人数每天都在直线上升,很快就成为的最热门的贴吧之一。这也不出意料,之前的热门贴吧,基本都是各种小说吧,主要用户还是来自泽阅中文网,但是凉茶广告在电视上播放,全国观众都能看见,在网上关于凉茶妹妹的讨论也是全网范围,关注人群很多。
周娜自己倒是沉得住气,出名之后在学校走到哪都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不少家庭条件不错的男生疯狂的示爱,甚至有媒体想要采访她。她还是照常过日子,该上课上课,该健身健身,采访什么的,一概不接受,呈现出一种‘公开的神秘’状态。
在非专业的观众眼里,广告捧红了演员,但专业人士更关注‘拍广告’的人。
周媛媛因为拍摄这条广告片被苏南省电视台录取了,从事节目策划。打电话给赵泽君报了个喜,说改天请他吃饭。
赵泽君更关心的,还是广告给宝芝林带来的销路。
长生药业设在几个大城市的销售点,几乎在几天内,先后接到了大批订单,仓库里的存货根本不够用,有的地方一天之内就被抢空,要求追加供货的申请纸片一样飞回总部,按照这个势头,长生药业凉茶项目实现盈利,也就在这一两个月的之间了。
老牛乐呵呵的对赵泽君说,我就说交给你小子没错吧,我看干脆也别找什么职业经理人了,就你来当这个总经理。
职业经理人还是需要的,凉茶再赚钱,也不能和未来的互联网产业相提并论,更不是赵泽君目前的主业,不可能全心扑在上面。
从横店回来之后,倒是有两个应聘的人,见面聊了聊,赵泽君都不太满意。
一个家伙是国企下来的,谨小慎微,守成都未必有余,更不用提开拓进取了;另一个年轻点,在私企干过副总,一开口就是原来所在的企业这里不行那里不好,大揭老东家老底。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来做,专门找了一家猎头公司,把对人选的要求提供给对方。
结果别人的头还没猎到,就有人要来猎赵泽君的头了。
不是招揽赵泽君,而是想要收购贴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